文/劉曉頤 圖/黃重賢提供
由料理達人、美食作家黃重賢經營的和風食堂,原本在新北市新店區,經營十年之後,搬遷進軍到台北市信義區。由於黃重賢與編劇女友葉鳳英的好人緣,從開幕前的裝潢施工階段,就受到藝文界和演藝圈的注目期待,一開店就高朋滿座,包括藝人連靜雯、主持人張啟楷、詩人洛夫、美食家梁幼祥等人都來光顧過。
美食作家黃重賢也是料理達人,經營的「鯤壽司」頗有口碑
過去這間和風食堂在新店已有十年的口碑,當時包括藝人陶晶瑩、李李仁、張宇都是座上賓,可惜地方較小,客容量有限,因此黃重賢一直想找較寬敞的空間擴大營業,直到去年農曆年前找到這裡,各方面都符合理想。
藝人連靜雯剛開幕時曾來用餐歡聚;陶晶瑩、李李仁、張宇夫婦都曾來店留下簽名
黃重賢說,找店面首先注重的是廚房空間,「做飲食業,廚房要夠大才能打仗。」現在這個32坪的完整空間,方正格局,可以好好規劃廚房和吧台,又能一眼看到客人的需要,及時給予適當的服務,正是他最滿意之處。鄰近捷運市政府站一號出口,步行不過一兩分鐘,交通方便,各方朋友相約聚會,都很容易到達。
日式料理店,裝潢上最重要的是質感,食堂從入口處即開始營造氛圍,門口地面用大塊石板鋪成,竹子造景對於落地窗有適當的遮蔽效果,綠意掩映,旁邊則鋪著白色小圓石。店內的一大特色,是結合美食和藝文,黃重賢本身是文學藝術愛好者,在藝文各方面都有良好素養,能詩能文、會寫書,一手好書法,且篆刻印章的功夫了得,店裡懸掛他的書法作品,以及名詩人洛夫贈與的書法。
門口有一區竹子造景,栽植的竹子屬於「唐竹」
黃重賢發揮書法長才,掛布上題寫店名
進門觸目可及的大吧台,材質以原木為主,加上清水模水泥板,營造簡單清爽的風格,傳統日式料理店的高吧台已退流行,會遮蔽客人的視線,因此採用低吧台,讓客人可以邊享用美食邊欣賞師傅的手藝。
採用低吧台,客人可以邊享用美食邊欣賞師傅的手藝
「吧台是精神核心。」黃重賢說。熱情好客的他相當注重和客人互動,認為這是日式料理店的特色之一,他形容為「料理師傅和客人間的對決」,如同劍客與劍客間的英雄惜英雄,藉由雙方聊天、交換見聞、分享食材的故事,往往不意之間激發出火花,他說:「日式料理師傅和客人之間的關係就像舞台劇,而不是錄製好的影片。師傅可以一眼看到客人的需求,知道自己該及時給予什麼,客人則能直接向主廚致敬,雙方交流直接的感動。」
吧台是黃重賢所認為的核心精神所在,能與客人交流互動
肇因於此,有好些原本他不認識的美食家,都藉由這樣的過程而成為好友,例如美食家梁幼祥,初次見面就說:「有甚麼好吃的都端出來。」黃重賢原本沒認出來,以為是要來踢館的,結果高手過招,火花四射,彼此英雄相惜成為好友,黃重賢有感:「料理功夫固然重要,但做好朋友可能比料理更重要。」
融合黃重賢的料理和藝文素養,店內布置處處有他的巧思。他從永樂市場剪塊布回來,黃重賢題上自己的書法,由設計師找來一條粗杉木,懸掛起來更添藝文氛圍。店裡許多掛畫都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日本櫻花印在絹布上,相當適合料理店;另一幅畫著許多不同類的魚種和線鈎,每組釣具的設計都是專門針對特定一種魚,各有來歷,喜歡釣魚的朋友來此,看到一定會心一笑。
店裡許多掛畫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日本櫻花印在絹布上相當適合料理店;另一幅畫著許多不同類的魚種和線鈎
店裡沒有包廂,而多大桌,大家可以聊成一圈,是黃重賢的分享概念。宛如深夜食堂的日式料理版,料理把來自各方的人士串聯在一起,包含各行各業,衍生出不同的故事。如有次黃重賢請一個外國人喝威士忌,他們共四個人來坐在吧台,把酒言歡,最後和另一桌四位客人也聊得盡興,變成共九人同喝一瓶酒。這就是黃重賢心目中的料理精神:「大家坐下來,椅子一樣高,象徵位子也一樣。回歸每個人基本需求:舌間品嘗到的滋味,才是壽司職人一生追求的目標。」
用餐區樸實雅致,黃重賢相當注重店內質感、氛圍
黃重賢小檔案 料理達人、美食作家,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鯤壽司負責人。喜歡釣魚,喜歡海洋,喜歡美食,在料理變化中探索老莊的道理,在四季食材裡體悟大自然的哲學。出版有《季節的美味:海洋食材完全料理BOOK》一書,著作和相關講座皆廣受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