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頤 圖/柳依蘭提供
臺灣當代藝術家柳依蘭,堪稱國內最具傳奇性的畫家之一,無論屬於她那風格強烈、滿蘊生命力的畫作,一一涉過艱苦的人間歷練,還是她本身那長髮垂映著如芝如蘭氣質的神貌,在在令人神往。出身高雄左營的她,自幼失親而貧苦,一邊做生意一邊自學作畫,而以過人的才華和實力聞名於國內外藝壇。十年前,她在高雄美術館園區內買下自己的樓厝,一圓購屋夢,正式遷入後,這裡成為她獨特藝術與心靈風格的體現地。
柳依蘭畫作風格強烈,堪稱國內傳奇畫家之一
從跟公婆住的時期,柳依蘭就常常在傍晚開著車繞美術館園區,夢想著屬於自己的居屋、工作室,由於熱愛藝術,深嚮往能夠住在園區中。發現這棟五層透天厝時,才剛建好一年,當時屋主是一位老師,買來做為投資用途。雖然自己還未能入住,但是發現了自己理想地區的理想屋厝,柳依蘭便把握機會買下來,感覺踏實得多,夢想圓了一大半。先是出租,她第一個房客是人稱「趙老大」的資深記者趙慕嵩,他透過採訪機緣而租下,二人也成為朋友。
直到三年前,當時擔任健身教練的美籍租客提前退租,算是一個具機緣性的時間點,柳依蘭跟先生乾脆正式搬出公婆家,真正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夫妻倆成家生活。在夢寐以求的地點,五層樓、地坪26坪的透天厝,有足夠空間可以好好規畫使用,更有了自己的獨立作畫空間,柳依蘭欣慰之餘,更充分發揮她噴泉般湧出的才華,展開她繪畫創作的新紀元。
柳依蘭的家是獨特藝術與心靈風格體現地
剛搬來時,他們夫妻在一樓經營咖啡輕食店,即當地人引為佳談的「依蘭咖啡西食」。經營的一年中,因為柳依蘭的畫作與品味,和他們夫妻的真誠,深為文人雅客所喜愛,宛如一間小型咖啡藝廊,慕名來訪者眾,柳依蘭也款款招待,跟朋友們度過許多美好時光。然而,這對於創作而言,難免造成分心,因此去年結束營業,把一樓出租給藝術收藏家友人「背包哥」,成立「分享藝術空間」。
柳依蘭的工作空間主要在二、三樓,其獨特風格,凡來訪者必定難忘:簡單雅致,牆面卻有許多藝術作品,自我風格濃厚,而充滿傳奇感。她的作品多為大幅的人像,色彩強烈,是自傳式的繪畫,藉由自畫像,她進行自我觀照、剖析、療癒、重建,向自已的內在尋求花園的祕密,在畫中拯救自已的靈魂。凡是來訪者,或者在展覽空間看過她作品的人,也都被一股奇妙的力量療癒著。
二樓的起居室兼創作空間
家具方面,柳依蘭不重視裝潢,只格外喜歡老紅木,她堅持中國式紅木老家具,桌椅、櫃子都是,古色古香,襯托她的畫作,自成幽靜深雅的異境。陽台則是圓弧形的歐式建築風,屋宇之內是古典風,屋外則有度假感,兩股力量交融,提供柳依蘭緊弛有度的精神調節。工作室地面鋪淡雅的米色地板地磚,後來由於顏料容易沾到,便再鋪上咖啡色地毯,也相當雅致。
以日本百年老玻璃花窗門隔間三、四樓
另外,柳依蘭特別珍惜她的書牆,二、三樓都有相當大面的訂作,置滿文史哲類藏書,大而且高,並設畫梯,以便拿取置於上層的書籍。書牆是柳依蘭的夢想,整間房子也承載了她對藝術的理想與生活,除此,還是兒時的圓夢。對生命始終赤誠的柳依蘭,悠悠含笑地說:「因為房子前面是高美館,後面是愛河,感覺一個城市的文化起源於河流,像塞納河與恆河……還有,我兒時有一首童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就這樣,我選擇了『依河伴美』而居。」
大面書牆是柳依蘭的夢想
書牆旁有畫梯可攀
由於畫室有正在進行的大幅作品,平常不開放參觀,如果朋友來訪,柳依蘭會招待他們在三樓的圓桌旁喝茶,而沒有人的時候,她喜歡獨自坐在這裡,遠距離地看自己的畫,思考、沉澱心靈,或者書寫。起居空間則在二樓。日本百年老玻璃花窗門,作為三樓與四樓的冷氣隔間門。宛如她的畫,用色大膽華麗,精神和整體感卻是乾乾淨淨的,她笑說自己有潔癖,作品和空間皆是如此。
二樓的餐廳空間雅致舒適
三樓的畫室、畫桌
講究質感和個人風格,柳依蘭對自己的空間形容是:「如我的畫作一般,用古典呈現當代性。」「空間是心靈風格的延伸,尤其對創作者而言。」柳依蘭說,創作者的畫室往往呈現心靈風格,甚至一覽無遺。以至於謙和的她,可以從容自信地說:「現階段我想經營的空間,是整個空間就像一大件完整的作品。」這是她的生活藝術化,淋漓盡致的藝術體現。
美學風格華麗而乾淨
柳依蘭小檔案 柳依蘭,台灣藝壇上最傳奇的畫家之一,其作品洋溢感情深切刻畫,散發一股濃烈感覺及深情動人。2008年以「素人」之姿榮獲「2008高雄獎」入選暨觀察員特別獎,自此,柳依蘭特有樸拙畫風以及傳奇的習畫歷程,再再讓她備受矚目,也開始了密集的作品發表和邀展。舉辦過無數大型個展和國際性聯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