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張哲生
張哲生 長期研究臺灣近代史,對記錄臺灣人文不遺餘力,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長達二十餘年,其臉書專頁粉絲超過二十萬,被譽為懷舊達人。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與《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現為哲生原力數位創意總監。
人氣 110275

矗立馬路中央的住商大樓 空前絕後的八棟中華商場

相關關鍵字

#中華商場 #西門町 #中華路 #住的故事
文/張哲生
 
1961年,沿著縱貫鐵路線,臺北市中華路上矗立起八大棟的三層樓建築,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臺北市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臺灣的各省流民,而於1949年委託警民協會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臺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1,661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成為1950年代臺北市的獨特景觀。
 
中華商場緊鄰縱貫線鐵道,其樓頂的巨型霓虹燈是許多遊客對於臺北的第一印象。(圖/張哲生提供)
西門町(圖/張哲生提供)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於是在1960年,臺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臺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臺北市的新地標。
 
1961年4月 22日上午,中華商場的落成典禮在八棟中最長的信棟舉行。(圖/張哲生提供)
中華商場(圖/張哲生提供)
 
中華商場坐落在臺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臺幣47,335,845元。
 
八座三層樓的中華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空間;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當時是大臺北地區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1964年,臺灣松下電器「國際牌」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臺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臺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臺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想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臺北的夜空、撫慰著臺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經過多年發展,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如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玉器、琺瑯及臺灣民俗藝品,曾是1970年代臺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零星穿插其間。
 
1967年的中華商場,當時各棟之間尚無天橋連接,直到1974年才在1至6棟的二樓之間增建天橋供民眾通行。(圖/張哲生提供)
中華商場(圖/張哲生提供)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城市的集體記憶,凝聚了無數人的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命定的韻律之中。如果我們將1960年代定位為臺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1980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
 
80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但,西門町終究得面對時代變遷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爭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更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都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臺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再續約4年。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圖/張哲生提供)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圖/張哲生提供)
 
1983年7月,為配合臺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臺北市政府登記名下。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1986年,臺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89年9月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車後,為了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1990年11月18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臺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周邊商家大受影響、生意一落千丈。
 
時任臺北市長的黃大洲表示:「與臺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臺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捷運施工時,中華商場所在的中華路一段曾經有過交通黑暗期(圖/張哲生提供)
中華商場(圖/張哲生提供)
 
黃大洲市長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最後,黃大洲市長決定在1992年10月拆除中華商場,他表示:「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
 
於是,歷經31個年頭的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進行拆除,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走入了歷史。
 
1992年10月20日,中華商場開始進行拆除工程。(圖/張哲生提供)
台北市政府當時決定在1992年10月拆除中華商場。
 
雖然臺北市政府在2001年4月,將中華商場曾經存在的這段中華路以寬度70至80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臺北西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