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當過童子軍、噜啦啦,在青春的歲月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出國後,才發現露營可以很優雅。所以露營是第二個家,露營也是另外一間好房。一個創造出「風尚露營」(Glamping/ Beautiful Camping)名詞的露營達人。
人氣 21643

大稻埕「新」文藝復興 靠耐性溝通及醞釀成熟

相關關鍵字

#joei #迪化街 #城隍廟 #南北貨 #都更 #地主 #計畫道路 #文化 #好野人生

 

圖・文/Joel Fukuzawa
 
對於台北第一老街的迪化街,大家的印象不外是:城隍廟、南北貨以及狹長的巷弄以及建築。
 
福來許的私廚餐廳也有一種歷史的味道(圖/Joel Fukuzawa)
 
就在現在都更案在全台各地風起雲湧的推動的時候,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迪化街算是很早就遇到都更與文化保存的問題。把時間轉回到1977年的時候,當時的內政部都委會就已經指定了迪化街要拓寬成為20米的都市計畫道路。
 
二樓下午茶的空間,顯得幽靜(圖/Joel Fukuzawa)
 
只是當時就開始遇到了迪化街住民正反兩方意見的相互拉鋸,一直到1988年才由台北市政府決定要完成土地徵收程序,開始進行拓寬工程。沒想到這樣的消息一出來,台灣的新聞界、文化界以及藝術界的人士紛紛起來反對,要求停止拓寬迪化街,保留兩側街屋。
 
但是支持拓寬的地主們,不但與要求保存迪化街街屋的團體們對抗,甚至有些地主自動將房舍重新改建,預留出拓寬用的土地。只是這樣的僵持又持續了十年,依然沒有任何的結果。一直到1998年才以「在發展」這樣的主軸,得到了初步的共識。
 
而且就在這個主軸下,由台北市政府成立了一個跨部會的專案小組,同時以「都市再發展」與「古蹟保存」的原則下,開始對於迪化街以及大稻埕的舊城區展開另外一種不同面貌的文化都更。
 
也幸好是雙方的溝通協調得宜,使得現在的迪化街慢慢的出現了一些具有文化水平的商機。現在走在迪化街上,如果還以為只有南北貨可以買那可就大錯特錯。一些精巧的咖啡廳或是私廚餐廳也慢慢的在這些老房子中出現,而且落地生根。
 
就拿位在霞海城隍廟前面的「福來許」來說,這一家名字聽起來有點怪異的餐廳,就連經營的模式也非常特別。這是由五個與迪化街有些淵源的朋友們一起組成的團隊。
 
福來許的名字,剛開始會讓很多人念錯(圖/Joel Fukuzawa)
 
主廚沈伯翰因為喜歡吃肉,所以刻意把這家店名取為「福來許」其實就是德文的肉(Flieisch),但是要在迪化街開餐廳「不能用明火」,是一個很大的致命傷,沈伯翰想到把德國式的燉肉,放在旋風烤箱中,解決了沒有明火不能控制火侯的問題。
 
因為不能使用明火,所以餐點都以烤箱可以處理的方式為主軸(圖/Joel Fukuzawa)
 
但是一棟迪化街的老房子,不會只有一樓的空間。如何把客人帶到二、三、四樓,也的確讓這個團隊傷透了腦筋。團隊成員的林立勛就說:「把一、二樓當成下午茶的空間,三樓則是做成私廚餐廳以及藝術家駐點的空間。」這的確是一個聰明的方式,迪化街的歷史與文化,有時候必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更容易浮現出那種淡淡的文青味。尤其在南北貨的大本營中,吃上新鮮的食材所做的料理,應該更有一番風味。
 
最忙碌的時候,大概是在下午的時候,因為主廚除了要準備私廚晚餐之外,還要準備一般客人的料理(圖/Joel Fukuzawa)
 
從迪化街的街道拓寬中止,一直到福來許以及許多不同的文創商店以及咖啡廳的進駐,不難發現市府定位的文化經濟以及古蹟經濟的模式似乎慢慢在成形當中。
 
除了餐點之外,也賣一些周邊商品(圖/Joel Fukuzawa)
 
雖然他們依舊有不少的空間可以改進與檢討。但是總比怪手一大耙下去,就把土地與過去的臍帶切斷的作法來得文明而且人性,唯一需要的也許就是溝通的耐性以及醞釀成熟的時間吧。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