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胡偉良
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後通過國家高考取得技師執照,由公務員轉入民間部門後,先後涉足過建材、營造及投資興建領域。台大畢業後陸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目前為品嘉建設董事長,工作之餘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媒體。
人氣 115239

房市震盪!影響房價的關鍵因素揭密!

相關關鍵字

#房價 #置產 #不動產 #房市 #趨勢 #多空觀點
文/胡偉良
 
看到太多所謂的專家、學者憑著感覺大談房市趨勢和房價走向,這讓我覺得很訝異,房市和房價眞的像他們說的那麼簡單?他們真的有能力預測房市的走勢和走向?如果眞的如此,那他們豈不早就因為準確的預判能力發了大財?又何需汲汲於賺取微薄的稿費或節目出席費?
 
其實他們的泛泛之談,都只不過是賺流量、譁眾取寵的言論罷了,在他們的誤導之下,很多人因此錯過了買房的「恰當」時機,淪為被人收割的韭菜。而在當下,只要唱衰房市,市場一定有人叫好;畢竟,當下買不起房還是主流,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共同命運。
 
房市震盪!影響房價的關鍵因素揭密! (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攝影)
房市 房價 台北市 (圖/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攝影)
 
當然在不斷  受到現實的衝擊之後,也有不少人開始看清現實、轉變態度。
 
但不可否認,也因為覺悟得較晚,而成了被收割的韭菜,付出了更多的金錢代價。
 
當前房市走向混沌,政府強力打房之下,有不少人認定房價必然下跌,但實務界普遍認為,「在當前缺工、建築原物料大漲的情況下,房價下跌空間有限,當前房價縱然止漲,但不久之後,勢必再度攀升」。
 
那麼近期影響台灣房價的因素,究竟有那些呢?
 
1.經濟成長率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2022年第4季開始,由正轉負,主計總處估計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來到-3.02%,主因是出口重摔,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台灣出口表現,並創下8年新低。
 
單從經濟成長率來看,今年的房價確實不具備漲價的空間。
 
2.利率
 
利率會影響買房的意願,房貸利率低於租金回報率時,會促使租屋民眾「以買代租」;反之,則會「以租代買」。
 
目前的情勢看起來,除台北、新北之外,全台呈現的都是買優於租。
 
3.通貨膨脹
 
全球的通貨膨脹情勢迄今仍未抒解,通貨膨脹下,生活費用不斷增加,貨幣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買房抗通膨為2021年帶來大量的房市買氣。
 
4.民眾的預期心理
 
政府連番的打房措施,讓民眾覺得房價下修有望。尤其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下,絕大多數的民眾看好房市下修,一時之間,房市買氣完全涷結,與去年上半年以前相比,交易量下跌5成以上,
 
5.營建成本
 
在當前的高房價中,土地的地價和房屋興建成本幾乎佔了房價的60~70%之多,都會區愈繁榮, 佔比愈高,其餘 30~40%則是建商的營運費用、銷售費用、稅捐和利潤。扣除這一部分的必要費用後,建商的利潤空間大概只有10%左右,所以再怎麼壓迫建商,成效其實有限。因此在地價、興建成本無法調降的情況下,期盼「政府打房能打下房價,其實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反之,當建案的降價幅度更高時,消費者倒是要斟酌這個建案能不能蓋得下去?
 
6.房市週期
 
房市存在著4個景氣週期:蕭條、復甦、繁榮、衰退
 
繁榮期是賣房的好時機,而復甦期則是買房的好時機。
 
抓住房市週期,低買的部分就是你未來出售的獲利空間。2020年房市原本正走向復甦,欲遭到政府的多項策施嚴厲壓制,房市交易量迅速衰退,但壓抑的房價也「很可能」在1、2年後,伴隨利率調降、經濟成長、選舉結束、徵收碳稅、房市景氣回復,再度拔地而起。
 
疫情和政府的政策壓抑改變了正常的週期變化,後續發展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也值得大家的密切關注。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