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偉良
現在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了各個階層人們的普遍需求。如何理財才能讓現有資金在未來戰勝通膨、甚至不斷升值,這是很多民眾渴望瞭解的課題。而買房過去也一直是受薪階層最青睞的投資方式。
長久以來房價一直在漲,除了讓買房的民眾獲得資產的增長外,更讓一批炒房人賺的成為暴富。為了抑制不斷飆升的房價,政府制定了抑制房價的相關政策,藉著稅賦及金融管制來抑制炒房,防止房子成為投機份子的炒作工具。
買房也是一種你必須學習的投資理財(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攝影)

那麼在這個時候究竟要不要投資買房?買房還有沒有價值?
首先要先確認你的買房是出於剛需?還是僅僅為了保值?
如果你是對住房有需求的人,那麼買房子還會是你的最佳投資方式,擁有自己的房子就是擁有溫暖的家,從各個面向來看,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買房只是想炒房,想靠房子賺大錢,那勸你還是小心謹慎。如果你名下已經有好幾間房產,將來除了大幅獲利不易之外,還有可能難以轉手。倘若你的房子又不是在一線城市的話,那更要擔心有難以轉手或者出租的風險。
尤其在政府不斷的加強打炒房力度之後,你會發現擁有太多房子反而成了負擔。
未來房價會不會繼續漲?
答案是肯定的,人們的收入水準在不斷增高,與之對應的房價也自然會同步上漲。但對於圖謀高額利潤的炒房者,結果可能未必盡如人意。在過去很多年,預測房價要暴跌的或房市已經泡沫化要崩盤的,都被狠狠的打了臉。一批寄望於房價暴跌進場買房的,也宜改變心態。畢竟若房價真出現崩盤式暴跌,那就是金融危機了,對窮人來說,更是滅頂之災。政府也不大可能坐視暴跌,股市暴跌政府基金都要進場 盤了,更何況牽動面更大的房市呢?
房市的危機,可能動搖經濟的根本。像上世紀日本房市的瘋狂,本世紀初美國房市的火爆,最終都演變成了災難性的後果。這就是教訓:泡沫總會破裂,每一次瘋狂的房市,都將以血淚來終結。
很多人不理解,在台北市普通人早就已經買不起房子了,為什麼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其實原因很簡單:第一、鈔票多了,必須要有消化的地方,於是股市、房市就成了大量鈔票的蓄洪池,也因此吸納了可能的通貨膨脹。第二、房價越漲越高,買房人越恐慌,怕買不到,於是房價繼續飆升。第三、台北市的城市教育、醫療等各種資源集中,全國富人都來這裡買房,本地的富人則還想買第二第三套房……。
這是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在這種模式的財富轉移中,大城市的有房居民自動成為財富轉移的受益者,而其他地方居民的財富卻在渾然不覺中悄然縮水。
有人會說台灣已進入少子化、老齡化的世代,所以未來的房子會過剩。是的,但大家要看清事實的本質,一般的房子會過剩,但是耐震、宜居(靜音、智慧)的住宅卻是短缺的,台灣房地產的兩極化正在逐漸形成,好的房子是永遠稀缺和有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