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黃鵬䛥
黃鵬䛥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台灣區董事執行長。業界資歷30年,曾任中華民國不動產經紀業營業保證基金主任委員、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理事長,以健全房市為初心,積極拓展國際視野。曾擔任壹週刊、聯合報、理財周刊等房產專欄作家。
人氣 54135

從WeWork看利率、匯率對不動產的影響

相關關鍵字

#WeWork #破產 #升息 #貸款 #匯率 #不動產 #商辦 #共享辦公室 #多空觀點
文/黃鵬䛥
 
上週美國時間11月6日,共享辦公室巨頭WeWork 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向紐澤西州紐瓦克法院聲請破產保護,尋求重組契機。其實在今年8月,WeWork 已向美國證交會(SEC) 提示,在面臨虧損、預計現金缺口、會員數下滑情況下,「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出現重大疑問」;今年9月,WeWork 向全球幾近所有的房東重談租約,以挽救瀕臨破產的公司,因WeWork背負的租約條件與市場現況天差地遠,占據營業支出比重超過三分之二;到了10月,WeWork 宣佈暫緩支付9,52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以保留現金改善資本結構。
 
在新冠疫情趨緩後,美、歐等大國為了抑制通膨,開使了一連串暴力升息。先前疫情已讓商業不動產受重傷,空置率大增、價格暴跌;而升息更是火上加油,因為升息會使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借貸成本變高,企業或個人就容易減少槓桿投資操作,市場上投資資金跟著減少,一旦市場上資金減少,各種資產價格也預期會下跌,各種投資與消費也會縮減,環環相扣的骨牌效應。
 
從WeWork看利率、匯率對不動產的影響(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台中軌道經濟發威,住宅、商場、商辦都向烏日高鐵站靠攏,成含金量相當高的高鐵站。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WeWork 的故事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商業不動產市場正面臨無比巨大的壓力。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央行認為美國的商業不動產是比中國房地產泡沫更大的未爆彈,原因在於,過去十幾年間,低利率使得美國商業不動產價值和貸款餘額大幅膨脹,如今美國基準利率提高到5.5%,但隨著辦公室的空置率上升到十年來的新高20%,融資條件緊縮,商業不動產的再融資(Refinance) 變得越加困難,約有9,000億美元的商業不動產債務將在2023和2024年到期,需要再融資。日本銀行表示,「消化大量再融資並不容易」,一旦無法再融資的物業在市場上拋售,將造成龐大賣壓,市場可能哀鴻遍野。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因為利率和原物料雙雙暴漲,不動產業正陷入危機,光是今年上半年,德國不動產開工量足足比過去二年同期平均減少47%、交易量更是年減59%,數月來幾乎每天都有一家中小型開發商破產倒閉,爛尾樓層出不窮。無獨有偶,英國統計機構Begbies Traynor警告,英國目前有將近6,000家建築公司處於嚴重等級的財務危機,恐將面臨倒閉;這二國的研究機構異口同聲表示:「廉價資金時代已經結束,舊有的融資方法已無以為繼。」
 
另一個無法輕忽的是匯率對不動產的影響,有些國家貨幣波動幅度大,往往讓人賺了租金卻賠了匯率。假設一位台灣投資人在2013年購買一處價值2,000萬日幣的東京不動產,以當時日幣兌台幣約為1:0.3換算,該不動產價值約為600萬台幣;而經過10年後,即便日本房價指數飆漲40%,該不動產估值來到2,800萬日幣,但現在日幣兌台幣只剩下1:0.213,換算後該不動產帳面價值只剩下596.4萬台幣,反而虧本,這是在台灣投資不動產難以想像的。
 
當跌下神壇的WeWork 逐漸成為廉價資金時代過度擴張的最佳範例,通膨降溫、地緣政治紛爭、國際貨幣不斷角力之時,消費者和投資人更應有對「利率」與「匯率」的危機意識,避免過度負債且要保有自由現金流,才能避免讓自己陷入困境。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