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弘逸、王慧瑛、古和純/綜合報導
許多老舊大樓暗藏磁磚剝落風險,公部門補助有限,住戶意見能否整合是最棘手難題。高雄市三民區義華路、大昌二路「鑽石雙星廣場」去年完成都更整建工程,總花費4320萬,獲公部門挹注1457萬、管委會斥資500萬,其餘近2000萬由住戶按坪數分攤,經歷8年努力,去年12月完工,門面煥然一新。

「鑽石雙星廣場」屋齡34年,樓高16層樓,住宅有174戶、店面16戶,位處鬧區,住戶洪姓男子說,以往每到夏天或雨天過後出豔陽,便容易出現磁磚剝落事件,補不勝補,管委會主委等人花心思奔走,除了找公部門資源,也必須對每一戶住戶溝通,一路走來不易。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洪姓住戶持有的是一樓店面,分擔金額約14萬多元,店面坪數最大者,分擔到約30萬。住家部分,分擔金額從10萬多元到14萬多不等。
大樓都更整建工程去年12月底大功告成,讓許多人眼睛一亮,價值感提升,蘇姓主委是其中的靈魂人物,他說,過程大約經歷8年,慢慢凝聚住戶共識,一步步推進。
相較於「鑽石雙星廣場」亮麗整形,高雄許多老舊大樓仍難以突破困境。楠梓區旗楠路一棟屋齡29年住宅大樓,因外牆瓷磚脫落,不時下起「磁磚雨」,被指控危及公共安全,經工務局協調,管委會在2月底展開修繕,但工程進度緩慢,同樣問題近日再度被檢舉。
管理員無奈地說,外牆拉皮初估要上千萬,管委會曾嘗試申請補助,因大樓以租戶居多,住戶意願低,最終表決未通過。該大樓現階段只能公告示警並拉起封鎖線,針對嚴重脫落的外牆優先修繕,何時才能徹底翻修,卻沒人能給出答案。
岡山區另一處27年屋齡社區大廈,外牆瓷磚大面積脫落,周邊架起防護網,當起磁磚雨保護傘,該社區管委會同樣面臨無法負擔巨額修繕費窘境。社區主委透露,該大樓雖以自住戶居多,無不企盼能早日翻新外牆,但費用高達5700多萬,每戶平均分攤要30多萬元,住戶一聽聞費用就遲疑了。
高雄市建築學會執行長廖慧萍分析,大樓一老需要修繕的問題增多,管委會整合意見過程不容易,常見難關是住戶沒錢、管委會體質差或自住戶少租戶多,導致難以通過修繕表決門檻,有些住戶即便有錢也未必樂意接受花錢修繕。廖慧萍觀察,爭取補助成功整維個案,至少花上3、5年時間,從公共安全角度而言,光靠官方補助緩不濟急,管委會能否凝聚共識更為重要。
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陳奎宏說,磁磚脫落潛藏風險大,專業上會建議敲除危牆磁磚,鋪面重作新材料,對於有舊樓以圍網防範磁磚脫落應急,陳奎宏直言「這絕非長久之計!」
陳奎宏表示,大樓外牆改頭換面所需金額少說上百萬,甚至破千萬元,中央原有意將老舊外牆磁磚脫落問題列入公共安全檢查項目,可惜此案遲遲尚未通過,並未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