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緗綸/新豐報導
新竹縣新豐鄉爭取利用新庄子閒置營區闢建「客家文化園區」案,國有財產署已同意撥用3.8公頃舊營區用地,對活化空間和藝文是好消息。
新豐鄉客家文化園區,營房結構仍在,將儘量保留,減少破壞。(圖/聯合報讀者提供)
「等待多年了。」新豐鄉長徐茂淦說,已和地方藝文人士討論,初步傾向保留營區舊貌,不做過度破壞或造景,以活的空間、活的藝文,結合在地故事和社區做利用。
徐茂淦說,已爭取經費,將辦理聯外道路用地徵收和整建,未來會拓寬營區外圍道路等。
藝文界人士李龍泉、羅際鴻、陳永淘、謝一如等人,有的主張保留裝甲、542旅等名稱,再加上藝術園區命名,也有建議上網徵求討論,目前暫以客家文化園區命名。大家也普遍認為,營區從早期軍事重鎮,轉變為地方藝文場所,本身就很有故事性,未來再提供「活的展演」,加上營區內林木茂密,「會很有特色」。目前暫以客家文化園區命名。
徐茂淦說,未來園區中將設陶藝、柿染、藍染或編織與客家文化相關主題區,採駐村等方式提供拉陶、製陶體驗和指導,也會做定期和不定期的展覽和藝文表演,供周邊學校、社區、教師做戶外教學,親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