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麗玉、鍾維軒、潘才鉉/台北報導
北市議員曾批評北捷不務正業賣咖啡,即將卸任的北捷董事長李文宗不以為然,他說,北捷沒有自有商品,要商業化經營很困難,北捷十大機廠是與業者成為企業合作夥伴的最大優勢,他舉例,哪個企業有機廠的深夜電價烘烤咖啡豆?還有低廉店場租費,「有這個優勢,誰打得過我?」
李文宗認為,北捷過去只會想當二房東收租,但成為企業經營夥伴才能賺錢,例如免稅店設在地下街、進駐台灣最大旅行社,善用北捷運輸優勢共享紅利,透過合作模式讓產業進駐,正洽談免稅店等可在捷運站設點。

李文宗出身科技產業界,認為北捷到處都是寶。北捷在忠孝復興站成立共享辦公室、在南京復興站成立Corner微型商場,光那幾間店每年就有上億元營業額,北捷也將北投會館打造成兼具在地最大旅遊中心功能的飯店旅館,餐廳、健身房將陸續到位,還希望景觀餐廳、高級露營區等進駐,他認為忠孝復興站旁有北捷變電所、善導寺站周邊有土地,若能比照台電古亭站地下化,將是北捷最值錢大樓。
不過他感嘆,北捷不是國營或公營事業,是根據大眾捷運法設立的公司,應依一般公司法機營,實際卻由公務員主導,是北捷經營的最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