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黃琮淵、吳家豪、許昌平/台北報導
酷碰券何時發喬不定,再爆圖利爭議!立委質疑若指定電子支付業者綁酷碰券,總用戶數僅450萬戶,再扣除重複註冊的,等於僅1、2成民眾用得到酷碰券,不僅無法讓受災商家雨露均霑,也與蘇揆「更寬鬆、更快、更方便」的施政作法背道而馳。
納入更多業者 擴大受惠群
為振興災後經濟,政府擬發酷碰券,並搭配電子支付推動非現金社會。根據目前傳出來版本,僅台灣Pay、街口支付、Line Pay及Pi拍錢包入列,電子票證、NFC非接觸式感應的Apple Pay、Google Pay及信用卡都被排除。
立委質疑若指定電子支付業者綁酷碰券,總用戶數不到450萬戶,無法讓受災商家雨露均沾,圖為民眾使用行動支付進行消費。(本報資料照片)

立委蔡壁如就質疑,若只有特定支付業者綁定酷碰券,扣除重複註冊數與重複店家,僅1、2成民眾用得到酷碰券,也僅1、2成商家能夠受惠,質疑經濟部獨厚某些廠商。
立委江永昌則建議,就算把悠遊付等業者納入,其實也不過10家業者,做更多家,不要侷限部分業者,才能讓政策效果放大。
經長承諾 會更寬鬆更方便
立委邱臣遠指出,酷碰券發放的規畫排除眾多非現金支付的管道,台灣非現金支付占比約38%,2月份信用卡消費2184億元、電票(含悠遊卡、一卡通)有61.9億元,電支(含街口、LINE Pay)反而是最少的,僅27.8億元。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政府現在是以防疫、紓困、振興三大主軸作為施政次序,酷碰券等相關振興經濟措施要待疫情和緩後再來實施,目前疫情尚未和緩,是處於紓困階段,至於酷碰券、抵用券等振興消費的措施內容,還在收集各方意見,希望要「寬鬆一點、方便一點」,以消費者為主要考量,目前也還沒有確切實施的時間點。
對於直接發放現金,經濟部強調,台灣民眾有儲蓄習慣,直接發現金可能有部分現金存入銀行,無法全數投入消費,以2008年消費券經驗為例,就有容易產生替代消費,無法誘發新的消費帶動經濟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