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柏誼/和平報導
每年5至11月汛期,只要颱風侵襲,東勢區東坑街、東崎街、中正路及石圍橋一帶常淹水,當地民眾認為是沙連溪右側護岸高度不足、旱坑排水路的下游排水系統年久失修,才會積水。立委江啟臣昨天邀請水利署長楊偉甫會勘,江啟臣說,上月立院通過的6年6百億流域整治經費,希望能請水利署從中爭取經費整治。
沙連溪右側的護岸高度不足,水利署長楊偉甫(右二)承諾將做護岸工程。(記者宋柏誼/攝影)
沙連溪屬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楊偉甫回應,水利局提出三種方案中,以旱坑分洪最可行,但經費必須由地方跟中央共同籌備,等地方籌足經費,中央即可撥款;沙連溪部分將加高右側2百公尺長護岸工程,岸上排水系統將請市府協助,相關預算會全力支持。
沙連溪屬大甲溪支流發源自和平,在石城活動中心附近匯入,附近下游護岸長年未維護,曾在2004年敏督利颱風潰堤,當地水淹高達3公尺;旱坑排水集水區與大甲溪匯流成,也有淹水的問題。
住石圍牆旁的住戶詹德禎抱怨,從敏督利風災結束後,原本堤防嚴重被破壞,10年向水利局申請經費都沒下文,去年蘇力颱風侵襲更加嚴重,果園全部淹沒;月初連續好幾天的豪雨,也造成果樹爛根、果實掉落,居民損失不少。
居民表示,之前水利局派人會勘了好幾次,要求居民無償提供土地,讓工程單位將河床加寬,解決淹水,未提補償,民眾頗有微言。
「別再淹水了,希望政府能完成我們的願望。」詒福里里長賴崑森說,之前水患還拜託十軍團士兵幫忙清除淤泥,最高達30公分左右,甚至淹到土地公廟前,不僅居民出入不方便連神明都受阻;且護岸兩旁都是種茂谷柑、高接梨的果園,如果護岸不夠高,會把果園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