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華南銀行調查顯示,7成5的畢業新鮮人期待33K以上起薪,並預期10年後薪資會成長2~3倍。半數以上受訪者認為可以在30歲前存到第一桶金(100萬元),並在35歲以前完成購屋的夢想。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副都心 x 雙捷運,新案「富都馨」搶先看>>
據調查,有7成5的畢業新鮮人期待33K以上起薪,半數以上受訪者盼35歲以前完成購屋夢想。(好房資料中心)
華南金融學院是華銀董事長林明成關懷青年就業,協助青年破除22K魔咒的創舉,免費培訓畢業新鮮人成為優秀金融人才。第一屆吸引近600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報名,最後錄取30人,錄取率僅有5%。這次「青年理財觀大調查」即是以參訓學員為受訪對象,於3月下旬進行,總共回收有效問卷284份。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投資是必要的,然而近6成對於該如何投資卻感到茫然,自行研讀財經報紙、雜誌(78.87%)與靠自己的思考及想法(70.77%)是最常被用來檢視財務計劃的方法;尋求銀行理專(55.63%)或專業財經網站(50%)協助者也不在少數。受訪青年多以購屋及旅遊為主要理財目的,對於退休規劃似乎覺得遙遠,圈選的比例不高。
近37%要求高於股市平均投報率
打敗通膨(50%)是投資的基本要求,而36.88%訪者要求高於股票市場平均報酬率。在風險承受度上,虧損15%是絕大多數青年可忍受的上限。有投資經驗的受訪者中,股票(62.86%)及基金(44.29%)是最多人接觸的理財商品。
調查也發現了一個現象,對於不能承受虧損的保守型投資人,在面對投資巨幅損失時,相對於積極型投資人,有更大比例選擇「長期持有」及「再觀望」。這驗證了人們不願去面對損失,而只想「等待股價回到買價」的鴕鳥心態。對於停損,似乎還是一堂待學習的投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