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馮惠宜/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政局連續3年編列經費在大里、豐原、大雅區辦理「社區街道監視服務」,今年起停辦,社區街道的監視器陸續拆除後,不少民眾擔心社區治安會惡化。市府15日表示,該計畫經評估後停辦,考量《刑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後續將回歸警察局研議續辦可行性。
台中市議員李天生指出,由市府和大里、豐原、大雅等區公所分別編列預算,租用有線電視光纖網路,在各街頭裝設監視器執行社區治安監視任務,近日不少民眾反映,該計畫實施3年後叫停,今年起不再編列預算辦理,近日來業者著手拆除監視器,民眾人心惶惶,要求繼續辦理。
![社區街道監視器被拆除後,地方人心惶惶,擔心治安惡化。(民眾提供/馮惠宜台中傳真)](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I1ODc1N25ld3M,/5ee63ed802f4788a_1024x761.jpg/qs/w=600&h=600&r=16888)
大里區新仁里長洪家裕強調,十九甲地區全面裝設監視器,可有效監控道路及社區的死角,和警方只在重要路口設置監視器的做法並不相同,雙方相輔相成,破案率明顯提升,監視器拆除後,大家擔心社區治安會變差。
對此,民政局表示,自2020年至2022年由大雅、豐原及大里區等3區試辦「社區街道監服務系統租賃計畫」,參考近年推行成效,豐原區平均每周調閱數約1件、大里區約2件、大雅區則不到1件,警方調閱的次數並不多。
民政局說,且《刑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法令規定,申請查詢調閱錄影監視系統歷史影像,仍須透過警察局系統,因此經評估後今年起停辦該計畫,後續將由警察局研議續辦可行性。
台中市警察局說明,為避免設置不當與人權保障失衡,監視錄影系統為重點式設置,而非全面性廣設,中市至去年已完成設置3萬2036支鏡頭,數量全國最多,建置數量及密度足因應治安維護需求,且民眾自行裝設的監視安全設備及車行監視設備普及,也能提供案件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