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雅棠、邱宜君、陳雨鑫/台北報導
國內昨天總計增加327例本土個案、13例死亡個案,本波本土社區感染已累積7551人、造成125人死亡。近日單日確診人數下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Rt值(有效再生數)雖持續往下降,但仍沒有放鬆跟樂觀的本錢;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也提醒,新一波家庭群聚感染仍在發酵,三級警戒恐無法在6月14日解除。
台北市政府昨證實,信義區一所老人養護機構爆發群聚感染,其中7名住民不幸死亡,平均年齡82歲。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機構住民幾乎都是「三管」老人,身上插著尿管、鼻胃管、氣切管,身體狀況較差,加上年紀大,以致死亡率偏高。
國內昨天總計增加327例本土個案、13例死亡個案,本波本土社區感染已累積7551人、造成125人死亡。圖/聯合資料照
![國內昨天總計增加327例本土個案、13例死亡個案,本波本土社區感染已累積7551人、造成125人死亡。圖/聯合資料照](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g2MzUxNm5ld3M,/bd960b6d71133afb_1279x839.jpg)
全台四起長照機構感染
據統計,全台至少發生4起長照機構感染事件,且60歲以上確診者重症比例逐步上升,昨天已經達到百分之30,且死亡率遠高於年輕感染者。目前計224例高齡患者使用呼吸器,專家提醒,老人及機構內感染事件千萬要提高警覺。
Rt值下降不代表可放鬆
陳時中昨天指出,Rt值往下降是過去14天努力的成果,不代表現在可放鬆,並強調「沒有樂觀也沒有放鬆的本錢」,還要持續努力。
何美鄉也表示,國人「自主封城」,達到一定的防疫效果,但預估到6月14日仍無法恢復至二級,原因在於許多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住在家裡,釀成另一波家庭群聚感染,仍在發酵中。雖無法降級,但建議可稍微放寬一些限制,外出仍須戴口罩,但開放公園、運動場所。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62例本土個案、65例校正回歸,加上5例來自境外,共新增332例。陳時中表示,考慮不再公布校正回歸件數;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統計剩下6437筆資料,希望這一兩天可完成。
昨天新增案例中,以新北市16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2例,台中市10例,基隆市8例,宜蘭縣5例,嘉義縣4例,花蓮、台東縣各3例,苗栗縣2例,台南、高雄市、澎湖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18例關聯不明。
郭台銘遞件申請500萬劑
新增13例死亡個案,包括一例溺斃後4天才確診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案6932為60多歲,有高血壓、糖尿病史,5月20日因發燒至診所就醫,5月24日不幸溺斃,醫師覺得有異,主動採檢,5月28日確診。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永齡基金會向政府申請採購五百萬劑BNT疫苗昨遞件,國際佛光會今天將和藥商討論出貨時間和細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有四個機關團體提出正式公文申請,後續會全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