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瑄琪/嘉縣報導
溪口鄉屋齡87年王家舊院,在子孫集資整修下重現古韻,屋主不僅保留3代門牌、門扇和大灶,另挑撿舊木料、紅磚瓦維持老式三合院風格,可貴的是,老屋整修後將無償作為村庄老人「食堂」和學子課後遊憩、研讀的「學堂」凝聚情感。
嘉義縣番路鄉建築師羅明園巧手再現王家80年古厝。(記者王瑄琪/攝影)
台灣復古建築風潮興起,許多人整修老厝創造營收;從事地政工作的王崑成卻因不忍村落獨居老人和鰥寡孤獨者難得吃頓營養午餐,構思互助食堂概念後,無怨出錢出力整修傾頹三合院。集資時曾被勸誡食堂「吃力不討好還賠錢」的他沒有打退堂鼓,反而堅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夢想。
王崑成雖取得父母手足和共股親族同意,隨即煩惱老屋翻新時如何保有古樸韻味,就在尋找素材和師傅時,本報刊載「台灣紅瓦」及「囝仔師羅明園」專題,讓他靈光一現,尋線找到台南舊紅磚和木料,並聘請番路鄉羅明園擔任翻修師傅,一切終於水到渠成。
王崑成不僅保留老屋磚面、格局、窗櫺和門扇,另重現古早雕花眠床籬、大灶,最後懸掛3代門牌作時代紀念,修整後舒適美觀的三合院除了過年、清明宴親友外,將作公益用途,未來只要50元,獨老便可享用5菜1湯加水果午餐。
王表示,老厝除作老人食堂,另闢圖書室作為孩子研習課輔的「學堂」,而寬闊前埕則可共學外丹功、太極拳,期集村落力量打造「老有所安、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社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