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
台積電高雄P4、P5廠擴建規畫環評上月初審未過,委員會今(13)日再審建議通過,且無須進入第二階段環評, 2月21日前完成修正後送大會審查。公民團體擔憂5廠總耗電達住家用電1.6倍,要以高標準加強空汙監測,不要再小範圍切割送地方環評。台積電說,2040年用電100%再生能源,優先使用在地綠電,並考量增設空汙監測站。
環保局表示,本案使用再生能源、製程設備改善等碳排減量措施後,減少54%排放,未來再生能源占比逐年遞減,在可達成RE100及100%使用再生水下,台積電擴建計畫案通過環評初審。
公民團體憂心,台積電5座廠區開發面積共90.05公頃,年用電將達92億度,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將高達390.2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台積電擴廠應積極負起減碳、設生態公園等社會責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積電在高雄楠梓產業園區規畫5廠,P1、P2今年起量產,P3廠去年通過環評,5廠面積共90.05公頃。P4、P5專案小組第1次初審,環評委員認為,整體開發之累積效應影響說明不足及溫室氣體減量規畫不清楚,要求補件再審。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表示,台積電已訂2030年60%再生能源目標,但P3廠2026年營運,P4、P5廠隔年營運,意味1年內要急速增加 35%(約19.3億度電)再生能源,令人擔憂可行性,開發單位應優先採購高雄地區綠電,減少外購電力與輸電損耗,並在204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
地球公民也說,應優於法規要求,增設第5座「特工空氣品質監測站」;南科管理局應針對5廠區整體開發範圍送環境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採累進計算整體評估,不要再小範圍切割送地方環評。
審查委員戴佐敏提及,土方運送時間及車趟要考量對當地交通衝擊,另外報告書應該跟上環境及政策改變,高鐵確定延伸至高雄車站,未來左營站可能變成支線,相關交通影響及周遭優勢應納入,「報告要很用心去寫,讓大家覺得有公信力」。
台積電廠務副總莊子壽等人回應,會將增設空汙監測站納入考量,量產後每年取得實際用電25%再生能源,中長期目標為2030年取得60%,2040年100%再生能源,會優先使用在地綠電。此外,生態公園由南科管理局提出完整規畫,未來也會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
經討論後,專案小組表示,建議通過環評審查、無須進入第二階段環評,開發單位應於114年2月21日前依據補充及修正送大會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