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2

為買保險 龐貝氏症男嬰險喪命

#居家 #新奇 #新生兒 #台北榮總 #篩檢 #治療 #自費 #心血管疾病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肌肉 #高血壓 #疾病 #保險 #家長 #寶寶 #健保給付 #心臟衰竭 #罕見疾病 #延誤 #糖尿病 #患者 #醫師
中國時報記者王家瑜/台北報導
 
台中王小弟出生後27天出現呼吸困難,就醫後發現心臟異常肥大,肌張力低、肌肉酵素增高,緊急轉送至台北榮總,診斷為龐貝氏症,經新生兒團隊通力合作,成功挽救生命。醫師觀察到,近年為納保而延後自費新生兒篩檢的案例有增加趨勢,呼籲新生兒家長,務必依正常程序接受新生兒公費與自費篩檢項目,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延誤治療,對長期預後造成重大影響。
 
台北榮總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說明,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龐貝氏症疾病分2類型,其中嬰兒型的患者若不及時治療,會在1歲前死於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
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強調,加工果乾雖然營養濃縮,但熱量大幅提高,過量攝取不僅會讓體重與血糖失控,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圖/初日診所提供
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強調,加工果乾雖然營養濃縮,但熱量大幅提高,過量攝取不僅會讓體重與血糖失控,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圖/初日診所提供
在台灣,平均每2萬5千名新生兒,就有1位是龐貝氏症患者,目前接受國內新生兒篩檢確診並接受治療的患者約有100人,越早治療預後越好,每兩周須施打病人體內所缺乏的葡萄糖酵素,屬健保給付項目。
 
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21項新生兒篩檢,包括蠶豆症、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等,但不包含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等重大罕見疾病。王小弟的媽媽坦言,當時因為保險考量,選擇等到滿月納保後再進行自費新生兒篩檢,導致王小弟無法及時篩檢出龐貝氏症。
 
近年家長社群中廣為流傳著錯誤觀念,寶寶剛出生後只能先接受法定的新生兒篩檢,約1到3個月後商業保險通過後,再進行較全面的自費篩檢。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指出,家長為寶寶規畫保險與新生兒篩檢不衝突,可同步進行,務必依照正常程序篩檢,避免延誤寶寶的治療。
王家瑜∕台北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