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意涵/台北報導
除了新建公宅,釋出空餘屋到租屋市場,也是增加租屋屋源的一個方式。台北市都發局昨天於「居住正義論壇Ⅱ」指出,北市超過一年以上閒置的空餘屋有將近3萬8000戶,空屋率4.29%,今年將動用住宅基金2000萬,在中央推動包租代管前,預計年中先試辦100戶。
北市府拚居住正義,擬鼓勵屋主拋出空屋,交給市府包租代管(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北市政府昨天舉辦「居住正義論壇Ⅱ」,提到高房價問題,市長柯文哲說,平均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在台北市買房,但北市連續12個月沒有住人的閒置空屋有約3萬7000戶,應透過政策鼓勵釋出。
台北市推動代租代管已有一段時間,但成效不彰,都發局統計,與中央合作自2013年9月起至去年底僅媒合81件,林洲民坦言成績很難看,中央今年要推1萬戶的包租代管,希望北市至少申請2000戶,不過在那之前,台北市將動用住宅基金2000萬,先試辦100戶。
為鼓勵房東釋出空餘屋到租屋市場,北市府祭出激勵方案。林洲民指出,未來參與包租代管的房東,將有保證租金收入3年、住宅修繕最高5萬及居家安全險3年保障 。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喊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營建署副署長王榮進昨表示,其中12萬戶為新建,8萬是包租代管,今年將試辦1萬戶,並會編列費用補助直轄市政府。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陳永德說,比起蓋公職宅有新建、購地等成本,包租代管有點類公宅、類社會住宅的概念,減少建造成本,若推動成功,就能照顧弱勢並保障房東;試辦成功後,下一步應由台北市議會加強政策的推動力度,與市府聯手催生《台北市住宅包租代管自治條例》。
此外,由於柯文哲的公宅政策,因數量從4年興建2萬戶、4年2萬戶動工一路下修至4年1萬8000戶動工,遭質疑是政策跳票。對此,柯文哲表示,政策會依照實際的數字調整,這是「政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