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林庭瑤/北京報導
台灣文壇知名作家陳映真昨天病逝北京,享壽八十歲。他曾創辦「人間」雜誌,報導社會底層與現實,開創台灣報導文學的先河。陳映真深受魯迅影響,作品主要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充滿憂鬱與苦悶的色調及人道主義關懷。
據了解,陳映真晚年在北京養病和生活,主要由其夫人陳麗娜照顧,中共統戰部和大陸全國台聯都經常看望和慰問。北京涉台人士昨天表示,家屬希望保密,不希望外界打擾,告別式時間還未定。
陳麗娜昨天將陳映真過世的噩耗通知在台的弟弟陳映和後,這消息才在台灣近親友人間傳開。陳映真本名陳永善,二○○六年六月移居北京後,九月就接連中風,臥病至今十年。
由於陳映真年事已高且健康未見好轉,部分好友曾私下希望陳映真能返回台灣,至少可以「落葉歸根」。知情人士指出,曾有人當年探詢陳映真的意見,他也點頭允諾,但因身體狀況不佳,搭機返台是大工程,陳麗娜最後並未同意。
創作分三階段 以理性凝視代替煽情
陳映真的文學創作可分三階段,早期小說從一九五九到一九六五年,作品憂鬱、傷感,充滿苦悶;其後則以理性的凝視代替感性的排拒,冷靜寫實的分析代替了煽情、浪漫發洩,代表作「將軍族」、「第一件差事」。
一九七○年代末以來的陳映真,則主要探討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的侵略,以鮮明的意象描畫了第三世界民眾的心靈汙染、扭曲、頹廢,乃至抗拒與掙扎,如「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等。
他曾在世新大學教授「報導文學」,被他教過的學生說,有一次陳映真上課講到台北橋下臨時工為生活辛苦奔波的故事,不忘叮嚀學生以後處理新聞時要有人文社會關懷面。
陳映真主張「中國統一」,一九八八年與胡秋原等人成立「中國統一聯盟」並擔任首屆主席。陳映真因個人政治色彩濃厚,自認是「生於台灣的中國人」,曾宣告「我為是一名中國作家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