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7日再度上修2017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2.62%,並同步上修2018年經濟成長率估值至2.2%。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表示,其實這樣的數據低於IMF預測的全球平均值,台灣現在的經濟情勢是看似出口樂觀但又有市場不安的「雙面向經濟」,政策制定者憑藉著多個「假設」,不願承認台灣早就深陷溫水煮青蛙的困境,「若這困境不能突破,無法扭轉經濟成長長期下滑的趨勢」。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 (圖/王德為)
所謂「雙面向經濟」,元大寶華綜經院分析,一方面是高頻經濟數據與各項觀感指標都指向景氣持續熱絡,如台灣的景氣燈號好轉、出口表現屢創新紀錄;另一方面是成長動能隨時可能因金融市場不穩定而急速消退,如VIX(恐慌指數)和SKEW(黑天鵝指數)走向相當分歧,加上當前股價偏貴,股市達到最高點彷彿就在明年上半年,有風雨欲來之勢;當前全球和台灣均面臨相同現象,經濟數據和民眾實際感受更有明顯落差。
梁國源指出,全球景氣擴張趨勢已然成形,主要支撐面向來自經濟復甦同步性、消費信心與投資支出增強,低通膨,低庫存等「四大功臣」,但需注意的是,美國、歐元區債務累積速度亦呈現「同步」成長,且債券評級結構較金融海嘯前惡化,似乎都反映金融市場日益接近明斯基時點(Minsky Moment),一旦資產價格漲無可漲,恐導致風險性貸款操作反噬,引發金融危機。
他強調,在全球經濟風貌改變之際,台灣經濟優勢也持續流失,執政者卻一直把政策研擬「假設」為有充沛的高品質人力資本,政府有效率,政治環境穩定,「這些假設大部分已發生質變,很多都已站不住腳,政策制定者仍一廂情願地相信」,導致民眾對經濟政策缺乏信心且普遍不滿政府表現,不僅不利於政策推動,亦會造成不斷削減台灣的成長動能。
元大寶華綜經院估測,2018年經濟預測中看到的最大不確定性是「失速」、「失序」的可能,包括聯準會貨幣正常化進程可能失速,會讓政策有效性大打折扣,提高未來金融市場發生震盪的機率;而全球貿易障礙累積數量遞增下,更新增川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全球貿易失序的可能已浮現;此外,帶動全球經濟在2017年同步擴張關鍵的低油價,估測2018年會上漲,但若價格走勢超乎預期,將成為全球經濟重挫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