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2

醫療整備不及 高死亡率關鍵

#疫情 #政策 #校正回歸 #死亡 #普篩 #疫苗
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台北報導
 
台灣歷經新冠疫情風暴,迄今近800人死亡,堪稱近年最大公衛危機。這波疫情防疫警戒自5月19日升至三級,7月26日降回二級,歷時69天,其間不僅病例數爆增,還出現校正回歸,死亡病例急增;在疫情嚴峻之際,Delta病毒入侵,凸顯入境普篩問題,而國際疫苗採購遲緩,國產疫苗緊急授權等問題百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疫情雖然降級,但變種病毒環伺,疫情隨時可能反撲,中國時報5日起推出三級警戒防疫政策檢討系列,疏理問題、探索根源、提出建言,期待為未來防疫工作做更好的整備。
 
新冠疫情在華航諾富特飯店事件後大爆發,指揮中心宣布5月19日進入三級防疫警戒,然而不僅確診人數大增,死亡人數也直線上升,6月5日更創下單日新增37死新紀錄,震驚各界。陽交大公衛所政策法律組副教授雷文玫直言,醫療資源整備不及是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
 
台灣花店協會4日贈送台北榮總醫院1200束花束,慰勞醫護人員防疫辛勞,副院長侯明志(右三)和同仁一起合影。(鄭任南攝)
 
三級防疫警戒期間,死亡人數從5月19日累計的14人,至7月底高達787人,死亡率亦達5.02%,遠高於全球約2.1%的平均值。指揮中心曾把致死原因導向感染者年齡偏高、有慢性病,甚至是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比例偏高,但專家認為,致死率高的關鍵在於醫療資源配置不足,政府對病房數、醫護人力的掌控有落差,而治療倚重的新藥、新設備也未能及時到位。
 
爆發初期 病患無處可送
 
5月26日,台大院長吳明賢在臉書求助,指醫院內的感染者超量,就算改裝小兒加護病房仍不敷使用。數日後,北市亦有專責病房醫師透露急診被塞爆,連停車場都得舖床,當時中央說台北有600多張空床,但對前線醫護而言,病患卻是無床可送,加護病房也不夠用。
 
雷文玫表示,醫療資源整備不及是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她引用陽交大醫學院副院長吳俊穎的研究指出,台灣與歐洲都有人口老化問題,歐洲致死沒台灣高,但若把時間往回拉,比較2020年4、5月,即可發現各國起初醫療整備不及時,致死率都偏高,包含西班牙、義大利都是如此,這是因資源整備不及降低了病患的照護品質。
 
醫療滿載 錯過處置佳機
 
北市聯醫整合醫療科主治醫師姜冠宇更表示,疫情爆發之初醫療支持根本不足,無法提供及時、優化的服務,就以治療藥物瑞德西韋來說,直到6月初,瑞德西韋才改由醫院內部提供,錯過對病患最好的處置時間。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也說,疫情爆發時醫療滿載,但國內缺乏可防止變成重症的單株抗體藥物,而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也引進太慢。
 
7月26日防疫警戒雖降為二級,但Delta已在國際大舉蔓延,疫情隨時可能復燃,周百謙認為未來治療藥物的整備需更透明化,應告知醫護、民眾現有的後線藥物有多少,並簡化申請程序,才能預防大量死亡。
 
雷文玫更呼籲醫療資源的配置應超前部署,美國因經歷過生物恐怖攻擊,醫療整備更有規畫,早在疫情前就對呼吸器的分配建立指引。紐約更參考SARS、H1N1經驗發現,呼吸器不同於口罩、防護衣,一旦缺乏就會致死。
 
未雨綢繆 資源分配透明
 
雷文玫表示,當地約在2016年成立委員會,討論資源有限時如何分配呼吸器,甚至討論原則上以重症優先,但若嚴重到救不活,且可能犧牲他人存活機會時,則一開始就不提供,轉而著重DNR。
 
雷文玫強調,此次疫情開啟了醫療資源整備新的討論機會,在高齡化、少子化之下,未來醫療資源會更供不應求,且台灣引進新藥、新設備較難,許多藥廠為避免價格受影響,往往不願經營台灣市場,政府應建立透明的資源分配標準,為下波可能疫情減少死亡預作準備。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