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文秀/台北報導
昨10日是中元普渡,各大廟宇都十分忙碌,台北艋舺龍山寺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已有150年歷史,去年底被台北市文化局公告為文化資產,昨日擠滿了參加普渡的民眾,老外也覺得十分驚奇。
艋舺龍山寺盂蘭盆勝會,信眾於祭拜途中,手中戒指滑落待燒的紙錢香火袋中遍尋不著,幾番折騰終於找到,鬆一口氣的神情寫在臉上。(郭吉銓攝)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 腳媽」等,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寺表示,拜「樹蘭花腳」、「五泉廟」是寺裡特有的傳統,因當年漳泉械鬥就發生在龍山寺附近,血衣就埋在寺內的蘭花樹下,所以才有拜「樹蘭花腳」,寺廟現址當時也蓋了五泉廟,以祭拜械鬥死去的人,後來要建龍山寺時,寺方答應每年都會祭拜五泉廟,便有了這傳統。
昨日下午3點時,龍山寺進行「焰口」的儀式,有僧侶誦經,為墮落餓鬼者施行法事,祈求解脫苦難,即使善根較差者,也能得到一時喘息機會,民眾也虔誠祭拜。
民眾林太太說,因住龍山寺附近,且寺中都有請人誦經,所以特地到此參加普渡。來自英國的Brendan Moran,首度來台旅遊,因聽說龍山寺十分有名,特地到廟裡參觀,不知昨日有中元普渡的他,對於儀式及廟裡的氣味都感到十分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