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逸君、呂思逸、吳淑君/連線報導
台灣即將邁向高齡社會,安老建置卻跟不上人口老化的速度,尤其台北市因為地價高,讓設置條件愈來愈嚴格的養護機構紛紛出走,想要在地安老並不容易,對有照養需求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但想在地安老並不容易。(好房網News資料照片)
衛福部統計,全國身障人數一一四萬餘人,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更達二九二萬多人,合計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七點三五;預計二○一八年台灣將邁入老年人口比例超過百分之十四的高齡社會。
台北市約六萬餘長者有長照需求。北市老人安養機構在民國九十年間曾達兩百多家,但目前只剩一百十一間,提供五千餘床位。北市府社會局科長葉俊郎說,經營成本太高、租金貴,讓安養機構吃不消,大量往地價相對便宜的士林、北投區,甚至外縣市移動。
面對後年將上路的長照法,安養機構業者也擔心人事配置、硬體設施條件趨嚴,恐怕對小型養護機構造成衝擊。若大型機構來不及銜接,需養護的老人恐被迫回到家中。
基隆市長照協會總幹事施冠榮說,全國小型養護機構九百四十多家、三萬七千多床。長照法規定上路五年內,即民國一一一年前,業者須選擇「改制或重新申請」,恐怕會對小型機構造成很大衝擊。
面對安老問題,葉俊郎說,社會局希望在一○八年前成立三家公辦民營照護機構,至少增加五百床;明年在市內老人福利機構推動小規模、多機能照顧服務,讓一個機構提供日照、住宿等多種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
新北市府表示,現有二○八座老人安養中心,收容七七八六人,空床有兩千多床,整體「供過於需」。長照資源包含外籍看護、日間照護、家人等,不一定每個失能長者都需長照機構服務。
新北社會局科長林妏燕認為,長照最大問題是照顧服務員不足,若能提升尊榮感或增加職場福利等,或許能吸引更多人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