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元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1.41%,漲勢趨緩,連二降,並探近九個月低點。其中材料類漲幅僅0.4%,幾近持平,但勞務類漲幅仍超過3%。顯見營建業缺工問題未解,成本仍高。
主計總處分析,今年元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漲勢連二月下滑,主因受到高基期、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

主計總處指出,去年自5月起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漲幅皆超過2%,6月漲勢最猛,飆升至2.9%,隨央行陸續在去年6月和9月接連祭出第六波和第七波打炒房措施使房市降溫,去年12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漲幅回落至1.78%,小於2%,今年元月則持續回落。
材料類漲勢明顯收斂,今年元月年增0.4%,幾近持平。其中,磚瓦瓷類、木材及其製品類、金屬製品類甚至呈負成長。
然而勞務類漲勢卻未明顯趨緩,今年元月漲幅仍超過3%,相對仍處高點。今年元月整體勞務類漲3.34%,其中工資漲3.33%,機具設備租金則漲3.4%。
對於房市景氣展望,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展望未來半年,面對政策打壓一波波,且受到資金控管與高房價基期等大環境因素,將使國內房市景氣趨緩,但為有序降溫而非崩盤式下跌。
此外,觀察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發布的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值得注意的是,元月「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為102.49點,僅微跌0.17點,為下降幅度最少的指標。同步觀察中央大學與台灣房屋合作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元月為99.97點,微升0.13點,再度接近100,顯見民眾看待房市信心已經止跌。
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政府打炒房政策對房市多是短期影響,觀察台灣房地產,長期來看,仍是易漲難跌,使房市信心指標沒有繼續走跌。目前房市景氣雖然陷入盤整,但不同區域、物件各自表現,條件較好的物件,仍有買方伺機出手,使得房市信心指標沒有繼續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