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尤聰光/綜合報導
台東縣政府與公路總局合作,斥資360萬元經費「改善南迴公車亭計畫」,12座公車亭興建完工,未來南迴居民等公車不再受苦。居民開心說:「很有感的公車亭」。
縣府指出,興建公車亭最大難處是海側腹地不足的問題,公路總局以填土造地方式解決,有了空間,後續基座及材料安裝也順利完成,目前山側及海側公車亭均已完工。
台東縣政府與公路總局合作,斥資360萬元經費「改善南迴公車亭計畫」,12座公車亭興建完工,未來南迴居民等公車不再受苦。圖/記者尤聰光攝影
南迴公路拓寬改善工程通車後,道路寬敞,部分公車亭被迫消失,居民得站著日曬雨淋等公車。縣府與公路總局今年初提出改善計畫,編列360萬元經費興建12處公車亭。
縣府表示,完成公車亭包括多良、大竹、富山、富南、加津林及大鳥等站,公車亭以不鏽鋼材模組安裝,周圍設置防護欄,另地面也標示公車專用停靠區號誌標線,提升安全。
「期待很久,當然很有感啊!」富南高姓居民說,以前等公車真的是受罪,尤其像現在夏天,還沒等到公車,全身都汗流夾背,遇到下雨就是淋成落湯雞,現在有公車亭了,就是不一樣。
多良居民表示,其實政府當初南迴拓寬時,就應該考量到這個問題,就不用再傷腦筋,既然已經完工了,對他們來說也算是遲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