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陳弘逸、徐白櫻/綜合報導
高雄大林蒲遷村案懸而未決,經濟部長王美花與市長陳其邁昨第3度主持說明會,居民怒批遷村條件不好,不能用產業創新來強行徵收,說明會是為選舉而開;陳其邁表示,會以最大誠意解決,經濟部不能做主他就找行政院,行政院做不了主就找總統,解決遷村案不是為了選舉。國民黨市長參選人柯志恩說,應讓居民歡喜遷村,不是被迫哀怨離家。
昨天遷村說明會沒有任何具體共識與結論,陳其邁會後強調,希望再給他一點時間,讓他與經濟部磋商,保證替居民爭取最大權益。

高雄大林蒲聚落被891根煙囪環繞,長年飽受工業汙染,經濟部打算闢建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倡議居民遷村,但居民認為「乞丐趕廟公」。高市府代辦遷村,陳其邁今年3月起兩度主持說明會都未有共識。
昨第3場說明會,30人登記發言足足開3小時,「大林蒲地區遷村權益促進會」從場外抗議到場內,與員警肢體推擠,眾人怒批說明會是為選舉而開,最近修訂的草案竟冒出「低價地」名詞,市府根本「黑龍轉桌」(台語:欺騙之意)。
「大林蒲的事,是市長最重要的事」,陳其邁昨釋出4大利多展現誠意,包括安置地點容積率由240提高到300、農地補償增加跨區區段徵收選項、漁船筏每艘收購240萬及新建大林蒲活動中心供6個里使用。
儘管市府再釋「利多」,鳳源里長張宇讚直言,遷村條件不好就拒遷,目前每戶補償費不足,不能遷村後反而負債;鳳興里長洪富賢認為,提高容積率是話術,應提高建蔽率,「大林蒲是要遷村,不是賣村」,經濟部不能用產業創新條例綁遷村案,強行徵收。
柯志恩說,已歷經這麼長時間,市府應給大林蒲居民一個交代,希望居民是歡喜遷村,而不是被迫哀怨離開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