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清冠一號陪伴許多人度過染疫的痛苦時刻,但當時清冠一號取得「緊急授權(EUA)」上市,副總統賴清德曾允諾延至明年六月,不過衛福部中醫藥司日前才核准清冠一號臨床試驗申請,隨著疫情進入尾聲,業界擔心恐面臨找不到患者、雙盲設計有困難、預算不足等困境,若無法完成試驗,民眾想使用清冠一號,只能赴國外才買得到。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全台可開立清冠一號的中醫藥院所共1725家,去年照護人數高達143.9萬人,比前年同期增加三成到四成五,顯示民眾感染新冠肺炎後,對於清冠一號倚賴度高。

衛福部核准12家藥廠專家製造販售清冠一號,但僅有天一與順天堂兩家藥廠申請臨床試驗,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250萬元以及300萬元,收案人數僅需要近兩百人,一家採取雙盲試驗,一家則採取比較方式來證實清冠一號效果。
但專家認為,清冠一號要經過臨床試驗取得藥證,面臨不少挑戰。首先疫情已近尾聲,患者相對難尋,以過去臨床試驗的經驗來看,每收一案約需一萬元左右,包含抽血、採檢等,還不包含臨床試驗設計,以收案數人數兩百人計算,至少就要200萬元,其餘費用不足以支應試驗結果分析。
對於使用雙盲試驗,專家指出,「不知道怎麼盲?」清冠一號是草本中藥,有獨特的藥味,一般西藥的化學藥錠幾乎無味,只要藥錠形狀相符,就能達到「盲」的效果,但清冠一號很難設計出雙盲試驗。中藥臨床試驗法規應重新針對中藥思考,改變規格,不然中醫界雖然積極想完成清冠一號臨床試驗,但很難短時間內完成並取得藥證。
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表示,清冠一號不只對付新冠病毒,對感冒病毒也有效,因此臨床試驗申請適應症為「外感時疫」,只要有上呼吸道症狀,皆列為臨床試驗中可收案對象,不只有新冠患者,希望減少收案人數的不足。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清冠一號對病毒性感染疾病都有改善效果,期待明年六月前可取得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