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台中市總共有6931處公車站點,但只有20處有公車彎,比率約0.2%。議員質疑,像人車繁忙的中清路,多處站點緊鄰馬路旁,民眾等車也與車輛爭道;逢甲夜市福星路上的站點,候車乘客多時甚至擠滿一線車道,險象環生。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公車停等區前後都畫紅線,避免車輛違停,將視車流、道路環境評估設公車彎。
公車彎是指在道路外側,以內縮方式提供公車停靠的區域,乘客在公車彎內候車或下車,可避免與後方車輛交錯,減少風險,在台中市街頭相當罕見。

民進黨議員陳俞融表示,台中市多數公車站牌設置在道路旁,設有公車彎的站點僅占0.2%,其餘都是站牌緊鄰道路,乘客候車或下車與車爭道,也得小心機車騎士鑽車縫,險象環生。
陳俞融說,以中清路為例,中清、忠明路口無人行道,站牌緊鄰路邊,公車進站載客,後方車流回堵,而候車民眾站路邊也有風險;台灣大道慢車道多處公車站,同樣未設公車彎,公車停靠時常交通打結。
逢甲商圈福星路的公車站牌,沒有公車彎也沒有人行道;民眾擠在路邊等車,幾乎占據慢車道危機重重。議員陳淑華說,西屯路、惠中路口沒有人行道,路幅狹窄,候車環境惡劣,民眾幾乎站在馬路上等車、上下車,要求市府改善。
交通局表示,評估公車站點時,以公車可緊貼路緣、安全停靠為目標,確保公車可正常進出停靠區,前後路段畫設紅線,避免違規車輛停放;將視車流、道路環境及人行道空間,評估額外設置公車彎。
交通局指出,在新闢道路、人行道或道路改善工程時,若施工範圍內有公車站牌,將評估設置公車彎需求,請工程單位納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