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思考活化大煙囪!」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場大煙囪見證著二戰遺跡,去年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為讓在地師生能認識這段歷史,交大昨天舉辦導覽會,邀請師生前往聆聽,一同窺見大煙囪的歷史足跡。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和攝影社師生昨天參訪大煙囪,聆聽當年的故事,從中認識到二戰的歷史軌跡。 記者郭政芬/攝影
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和攝影社師生共20多人,昨天走訪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大煙囪周邊歷史建築群,位在建美路的燃料廠在1943年興建,是台灣少數僅存軍事工業遺跡,其中近20層樓高的大煙囪是過去新竹最高地標,廠房內的屋中屋,體現出大時代下的變遷。
交大藝文中心主任洪惠冠表示,大煙囪是國家級的戰爭遺址,希望透過跨領域的團隊,一同思考如何活化,特別是新竹市的大學有專業的藝術人文科系,加上竹科企業界等,從產官學界出發,激盪出活化的可能性,預計下學期會舉辦文化小旅行,邀集更多同學參與,認識在地的歷史,昨天也邀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參與導覽活動。
六燃的調查研究案計畫主持人趙家麟昨天在現場導覽,他表示,調查研究將於今年3、4月結案,屆時活化再利用的構想會更清晰,未來希望藉由政府、民間力量、科學園區廠商等,共同著手活化的可能方向。
趙家麟說,第六燃料場與園區有密切關係,清大部分土地是接受六燃的土地,校內的成功湖其實是六燃的消防湖,或是工研院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天然瓦斯研究所」,這些單位都曾培育不少竹科人。
趙家麟表示,新竹有許多資源,現今不少竹科大廠舉辦藝術季,未來能否將場地移到此,或是成為大學藝術、舞蹈的展演空間等,發揮既有空間的特色,期盼雙方能激盪出活化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