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許政榆、陳雨鑫/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接受媒體專訪,談及「口罩禁令」鬆綁時機,他表示會11月再來討論評估第一階段鬆綁,後面再看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怎麼處理,像是從室外、室內開始做分隔,看哪些場合必須戴口罩,例如密閉的室內場合、或大眾交通工具,還有醫院、長照機構等場所。

日前指揮中心公布,11月7日起實施四大新制,包括取消公共場所強制量體溫、參與團體旅遊等活動的第三劑追加劑或快篩規定,確診者同住家人改為「0+7」、確診者也改為「7+0」,防疫措施大鬆綁。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接受媒體專訪,談及「口罩禁令」鬆綁時機。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澔一攝影

王必勝今下午於指揮中心記者會說,口罩令放鬆前提是「疫情穩定下降」,大致上希望11月開始討論,疫情可以穩定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討論實施,但不是11月開始執行,因此11月7日不會實施,口罩禁令要開放也是分階段,至於各階段開放程度,要看社會大眾及專家意見。
王必勝表示,針對口罩令鬆綁分階段討論,會參考其他國家規定,像是用室內外區分,有些則用指定特殊場合來區分,像是密閉大眾運輸、醫院、住宿式長照機構一定要戴口罩,若未指定場所則不必戴口罩。另外強度也會區分「規定要戴」或「建議要戴」,都是考量之一。
針對確診者隔離天數,是否有機會朝隔離5天做調整?王必勝說,日前召開專家會議,針對確診者隔離天數沒辦法達成共識,要看這周狀況下周再討論,但下周是否就會有共識「我也不清楚」。若有共識要看縮短幾天,而實施日屆時再一併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