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 陳欣文/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對未來景氣帶來不確定性,但投信法人表示兩國經濟依存度高,保持活局,是折衝過程的共識,應焦點關注各國或企業如何因應此趨勢及對基本面的影響。
展望第三季台股行情,主要經濟體短周期循環落底反彈,台灣領先指標持續上升;台商加速回流,股市資金動能充沛;加上美國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機率高,拉回將是中長線布局機會。
台股第三季可望回升。(圖/中時資料照)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表示,綜合短周期景氣循環及國內外資金面研判,台股第三季有反彈契機,根據經驗,經濟處於成長階段,台股加權指數以本淨比(P/B)1.5倍至1.7倍對應,估計約落在10,100至11,100點區間震盪。著眼長線趨勢,看好人工智能、物聯裝置、5G布建及移動裝置新應用將為台股帶來商機。
林世彬指出,預估美國在明年總統大選前,將持續對大陸施壓。但兩國貿易依存度高,綜合觀之,貿易戰是大國博弈的一環,雙方各自政治考量下,會是長期抗戰,未來即使兩造有報復行動,也會留下執行面的緩衝空間。
林世彬表示,長周期的經濟循環包含眾多的小型循環,觀察主要經濟體綜合領先指標出現短周期的反彈,預期年底製造業及存貨循環會重新向上,使下半年的經濟重新回溫。台灣的GDP成長率受到貿易戰影響而下修,但並未改變下半年成長的趨勢。
台商持續回流效應下,除了帶動國內就業機會,擴大國內投資,今年來重要的兩個貨幣指標M1B與M2年增率,差距維持在3個百分點之上,顯示國內資金動能充沛。
外資去年賣超台股3,580億元,僅次於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時,但目前全球經濟相較當年穩定,且景氣仍是向上,外資可望持續回補持股。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因外資仍是影響台股盤勢的重要因素,故近期仍需密切觀察外資動向,而即將於28日G20峰會登場的中美元首會議,以及本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持續進行的關稅公聽會等情勢,也可作為判斷參考。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短期國際股市與台股仍可能受到消息面影響而震盪,不過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之下,帶動資金由債轉股,資金動能持續推升股價指數,對後市表現不看淡。
短期預期大盤仍會以區間整理為主,台股第三季無論是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以及新品題材發表的旺季,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盤勢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