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雅惠/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培力新住民婦女經濟自主,輔導成立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目前共有20名姐妹共同投入家事清潔工作,透過合作社接案提供新住民工作機會,增加經濟收入。
社會局表示,新住民婦女身兼家庭照顧與經濟支撐者的兩難角色,也常受限語言、人脈而在經濟市場內更顯困難,因孩子年幼,經常生病致工作時常請假、原從事清潔工作,但公司給的薪水不高,甚至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不但沒賺到錢,還花了更多錢。
高雄市社會局辦理女性合作經濟創新與社會實踐實驗方案,輔導成立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為提供新住民姐妹友善的工作環境,高雄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積極培力婦女們運用自己的技能共同組織合作社,用貼近自身需求的就業方式投入就業市場,每位社員都是合作社的老闆,透過共同經營及勞動分享收益。
來自大陸廣西的新住民盧鳳嬌結婚來台8年,因為孩子年幼必須在家照顧,9月份透過朋友介紹加入該社,鳳嬌表示,這份工作讓她照顧孩子之餘,也能利用彈性的時間接案,既照顧家庭亦增加收入貼補家用,改善家中經濟。
合作社理事主席來自越南的黃清玄表示,合作社剛成立時成員僅有12位,透過新住民姊妹口耳相傳及社會局推廣,現今已有20位成員,提供工作機會予新住民,讓社員可以更輕鬆且有效率的完成清潔工作,維護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