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王莫昀/綜合報導
國發會推估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國內老年人口占比高達20%,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已達500萬戶,占全體住宅量逾半,因應「雙老世代」來臨,都更危老重建緩不濟急,內政部宣布推動「老宅延壽計畫」拚年底上路,據了解,除了年初宣布的管線汰換、加裝升降梯等補助,考量節能減碳,可望將再生能源納入補助範圍,全案評估是否併入《住宅法》或都更危老條例法制化,爭取更多空間。
老人居老宅生活品質UP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截至2022年8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400餘萬人,依國發會推估,預計2025年國內每5人即有1人是長者,成為「超高齡社會」。
內政部將「老宅延壽計畫」列為新年度重點政策,並力拚年底前上路,內政部官員表示,目前全國約有22%為4至5層樓老舊公寓,部分6層樓華廈因缺乏電梯設施,對高齡住戶造成極大不便。然而,要在短時間內推動大規模重建並不容易,因此政府選擇以「延壽」方式提升建築安全與居住品質。
「老宅延壽計畫」是針對30年以上、樓高4至6層、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室內外整建補助,包括改善管線系統、增設無障礙設施等,讓長者可在家中安全養老,減少換屋困擾,未來每案將視實際情況以「套餐式」選配實際補助項目,每項補助上限50%。同時落實永續循環發展,符合「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
資源恐浪費 擬商議配套
官員指出,老宅延壽計畫具備四大特色:政策整合、行政簡化、資金補助與專業輔導團隊。除了基本的整建補助,內政部正評估將太陽能板等再生能源設施納入補助範圍,以促進永續發展。此外,計畫也考量區隔與都更、危老重建的配套,這部分將會與經產官學界進一步討論。
計畫推動的三大方向為:第一,由政府提供補助減輕住戶經濟負擔,特別是耐震補強部分,擬透過公務預算支應,不過若超過補助額度50%,需由住戶自付;第二,針對增設電梯需求,政府考慮放寬樓地板面積限制,允許擴增,但需符合建築線內規範,適度調整建蔽率;第三,放寬融資條件,讓住戶能更容易獲得低利貸款進行修繕,以確保計畫順利推動,官員指出,目前符合這項計畫補助的老宅約113萬戶。
相關消息一出,即已引發市場熱烈關注,內政部近期接到許多民眾去電詢問。這項方案需注意的是,許多老舊公寓尚未成立管理委員會,在政府、工班等對接上會形成問題,官員表示,申請住戶需先成立管委會,以利後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