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葉卉軒/綜合報導
人力銀行示警,由於此次產業用電大戶電價大漲15%,企業利潤減少,原本看好的企業加薪潮恐怕沒了,或調薪幅度可能減少,導致實質薪資倒退情況更加嚴重。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陳尹柔指出,此波電價調漲主要鎖定產業用電大戶,包括吃電重的半導體、紡織、鋼鐵、金屬製造及石化業,一旦提高電價,就會削弱這些產業利潤。
![2022年1月至3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670元,年減0.1%,呈現近六年來首度負成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A4ODY3NW5ld3M,/005627b12a7ac377_1279x862.jpg/qs/w=600&h=600&r=16888)
雖然上述產業對電價調漲的耐受力較中小企業好,惟要留意的是,產業用電大戶成本控管雖精實,但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電價大幅調漲恐造成生產成本墊高,增加企業主經營壓力,進而改以減少聘用人力維持既有營運,對就業市場衝擊不得不慎。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雖然此波電價調漲衝擊主要是在製造業或科技業,這些產業有缺工狀況,短期雇用不會馬上減少,但長期來看可能會有影響。
陳尹柔提醒,電價調漲後通勤費用蠢蠢欲動,恐引起民眾通膨預期心理,小型商家擔心利潤被稀釋而主動調漲價格,將造成外食族開銷加重,尤其上班族至少有一餐必須外食,通膨效應持續影響,荷包愈來愈瘦,已是多數民眾共同感受。
楊宗斌另指出,製造業或科技業相關產品如3C,價格也極有可能調高,所幸並非民生必需品。不過,持續影響的「輸入性通膨」,特別是與飲食或原油有關的進口成本,讓人持續憂心。
高通膨加上電價漲,預估今年應平均加薪多少,薪水才不會倒退嚕?楊宗斌建議,若以經常性薪資44,000元,還有CPI年增率連三個月破3%,兩者一起估算,月薪約提高1,300元才能抵消物價上漲壓力。
不過,電價調漲勢必造成企業營運成本墊高,陳尹柔表示,企業為了撙節開銷,有可能因而延緩調薪腳步,甚至下修加薪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