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5845

全台過半數房子都老了 「容獎」變毒藥更不動 專家籲「兩策略」並行

#房子 #容積獎勵 #老屋 #都更 #重建 #人口 #台北 #陳時中 #六都 #多空 #政策 #中古 #地方 #張金鶚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灣除了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老屋比例也越來越高,根據內政部房屋稅籍資料顯示,全台896.5萬戶住宅中,有50.1%屋齡超過30年,而六都中老屋比例最高的就是台北市,多達71.2%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平均屋齡更高達36.2年,也讓都更成為各縣市政府極力推動的議題。
 
日前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拋出都更政策,提到要提高容積獎勵,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接受媒體訪問時卻直言「容積獎勵不是萬靈丹」,他更在臉書上撰文進一步指出「容積獎勵不只不是都更萬靈丹,甚至是裹著『糖衣』的『毒藥』!」
 
全台房屋過半數屋齡都超過30年,其中又以台北市七成比例最高,都更刻不容緩。圖/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攝影
全台房屋過半數屋齡都超過30年,其中又以台北市七成比例最高,都更刻不容緩。圖/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攝影
 
張金鶚認為,容積獎勵要符合公共利益,檢討許多過去個案,不但缺乏公共利益的正當性,而且變相提供私人地主及開發業者私人私下利益分配的工具,反而造成利益分配不公平,讓各方產生爭執,而讓都更延宕。因此,他常說「糖(容獎)吃多了,會蛀牙(都更破局)」。
 
張金鶚指出,都市計畫檢討與變更是由「都委會」專業人士組成,是有嚴謹審慎的程序,其目的不是為了解決都更問題,更不是為了提高容積,應該多方專業考量,包括公共設施、交通、環保、人口密度、土地使用⋯等,千萬不要變成「都更工具」,如此將是「本末倒置」。
 
張金鶚認為,都更要有全盤計畫,也要有具體實施方案,應先完整了解「過去已有」的實施計畫與方案,再來檢討改進,這過程應透過各方專業者逐步進行,由下而上,而非首長主觀意見,由上而下即可落實。尤其這不只是「公權力」執行,還涉及「私有財產權」的意願。
 
因為地主所在地區價值、住房狀況、社區規模,最重要的是地主價值觀及意願多元,耐心整合並不容易。張金鶚建議,政府應透過公正專業公益團體協助是首要關鍵,而政府是扮演公正仲裁者,可以提供教育諮詢服務,但不宜過度介入協商,以免造成「公親變事主」,屆時無法公正仲裁決策。
 
他也認為都更解決策略應該有「多元都更」方式,整建維護與拆除重建應該受到相同重視,兩者資源分配要調整,甚至兩者並行。都更問題每個個案都不相同,不可能一套適用,而且要有多方嚴謹公正公開的估價評估為依據,然後要不斷和地主溝通,這需耐心取得地主「信任」,才能開花結果,沒有辦法「立竿見影」。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