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玉樹/台北報導
蔡英文非核政策的第二道難題,是攸關民生的「電價」。即便所謂「10年不漲電價」說法,新政府不斷在修正,但不使用核電後,替代發電成本,帶動電價上漲問題,絕對無法回避。根據台電內部研析,如果再生能源占比2成、未來成長的新電力都以天然氣替代,電價至少要漲2成5以上。
若以綠能、天然氣取代核能,電價將上漲。(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攝影)
不管是準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接受訪問時說非核要有漲電價準備,或是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日前在立院指出,未來電價很難不漲,皆反映電價上漲問題,都是未來新政府與民眾要有的心理準備。台電內部私下估算,以最低用電年成長率1%來說,到2025年,全年用電量仍達2,500億度電,比現在多出300億度。
如以再生能源占比2成分析,剛好就是新政府綠電年發500億度目標,較現在再生能源供電多出400億度。屆時3座核電廠都已除役,少掉的400億度電,就是由再生能源新增量填補。台電說,以去年再生能源平均每度3.6元,比核能貴2.6元估計,僅這部分每年成本就要多花1,000億元。
另新成長的300億度電,依照準經濟部長李世光提出的「以氣代核」政策(即核四不商轉改由天然氣取代),天然氣每度發電成本須3.2元,也較核能貴,估算發電成本較現在增600億元,合計非核的代價時,發電成本1年大增1,600億元,以目前每度平均電價2.5488元計算,屆時每度電將大漲2成5。
台電內部說,雖太陽光電等成本會持續走跌,但以上都還不計入再生能源不穩定,還需投入數百億元蓋儲能設備成本、及未來油煤天然氣價可能從低點反彈在內。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指出,即使太陽光電價格走跌,也不會太大。
依他的算法,2025年核一、核二、核三3座電廠除役後,以天然氣取代,加上較貴的再生能源收購費用,電價每度至少漲3成以上。他強調,「電價不漲,是絕對做不到的事。」對環團來說,低電價並不利於節能推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認為,雖然他認為新任政務委員張景森阻擋電價調降,手法過於粗糙,但現行電價公式只有漲幅上限,沒有降幅下限,應修正。且目前電價公式中已有稅捐與規費設計,可將汙染等外部成本反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