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浩倫/台北報導
衛福部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事故傷害」占第6位,進一步分析發現,65歲以上的老人因為摔倒、摔落而過世者,占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僅次於交通事故。衛福部國健署昨指出,過去1年約17%老人有摔倒經驗,當中更有56.3%發生在住處,呼籲民眾要注意居家安全。
(老人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國健署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長輩在家中摔傷的地點,前2名依序為家具旁和浴室。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副組長賈淑麗表示,家具旁包括椅子、床、沙發等,長輩容易因有意或無意碰撞而摔倒;浴室則尚包括淋浴間或廁所。她強調,沒有做好除溼,裝設止滑墊和把手,都是造成老人摔倒的原因。
衛福部部立台南醫院副院長楊宜青指出,門診常看到很多在家中摔傷的老人,問診發現他們常常長時間坐著、躺著,因為尿急、電話響而突然站起,結果因為「姿勢性低血壓」而出現軟腳、站不穩的情形而摔倒。
他建議長者應該要謹記「3個30秒」步驟;以起床如廁為例,當想起身時,先花30秒活動手腳後再坐起、坐30秒後再下床、站穩30秒再跨步前往目的地。
國健署統計,有16.5%的老人、自述過去1年有跌倒經驗,傷勢嚴重而就醫者則達8%。賈淑麗說,老人跌倒產生的傷勢,前4名依序為下肢骨折、頭部外傷、上肢骨折以及髖骨為前4名。
楊宜青說,老人一旦摔傷,便會因活動量劇減而併發許多後遺症。國健署提醒,老人容易骨質疏鬆,故要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加強肌力、平衡感和柔軟度。
楊宜青則建議,有長者的家庭,可透過拍攝家內場景來諮詢專業人員,藉由調整家具位置、裝設安全把手和止滑墊等等,降低老人摔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