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883

冰饅頭配雪水 他在-40℃南極過春節

#新奇 #南極 #春節 #饅頭

廣州日報/肖歡歡報導

在-40℃的南極過春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對於極地研究中心考察運行部主任張體軍來說,這已是家常便飯。他常在風速堪比十級颱風的西風帶中穿行。沒有家人陪伴,只有驚濤駭浪。

2017年11月8日,張體軍隨南極科考隊乘坐雪龍號奔赴南極,啟動建設中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這已經是他第七次南極之旅,從2014年開始,他連續參加了四次南極科考。

極地研究中心考察運行部主任張體軍在南極過春節,此為示意圖。株式會社VISIT東北╱提供,此為示意圖。株式會社VISIT東北╱提供

因為要趕在南極的暖季抵達,每次南極科考基本上都在當年11月份出發,到次年4月份才返回。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向白皚皚的冰面時,張體軍就會從睡夢中自然醒來,這是他十年來形成的生物鐘。常年在南極戶外作業,接受強紫外線照射,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嘴唇也有些開裂。「去南極次數越來越多,我也變得越來越黑。」張體軍笑著說。

 

農曆臘月廿六,是張體軍父親70歲生日,張體軍也透過海事衛星電話給遠在天津的父母打電話報平安。父親告訴他,不能回家過春節沒關係,但要在南極把科考工作做好,為國爭光。母親對他的工作也很支持,對於兒子不能回家過春節,她也早已習慣。

 

除夕夜,張體軍所在的雪龍號正航行在風大浪高的西風帶,窗外溫度達到零下30℃。他能感受到船身的劇烈顛簸,一個月來,窗外都是白茫茫的雪山和浮冰。這些遊客眼中的美景,對於張體軍而言早就「審美疲勞」。

 

蔬菜貴 保管照護如嬰兒

 

張體軍2005年進入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工作,2008年11月首次赴南極,擔任中山站越冬管理員,在南極工作長達16個月。10年南極科考經歷,讓他練就了過硬的「睡功」,哪怕在劇烈晃動的科考船上,窗外是呼嘯的大風,他也能安然入睡。

 

今年的年夜飯,張體軍依然不敢有太多「奢求」。「綠色新鮮的蔬菜早就吃光了,現在船上基本只剩下一點土豆和蘿蔔,但大廚還是變著花樣把年夜飯做得很豐盛。當然最興奮的還是大家可以坐一起包一頓餃子。」

 

因為從上海到南極中山站要一個月的時間,運過來的蔬菜通常都會爛掉,所以科考過程中隊員們大多是吃一些簡單的冷凍食物,遇到節假日的時候才會加餐。在南極中山站,最常見的「老三樣」是胡蘿蔔、大白菜和土豆。

 

如今的中山站已可以透過溫室栽培蔬菜了,但在十年前張體軍初到時,條件還很簡陋。他從2008年開始擔任中山站越冬管理員,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保管蔬菜。「在南極保管蔬菜不像在家裡,只能透過光照,或調節電暖器的溫度。」張體軍說,蔬菜太金貴,要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蔬菜,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不要讓蔬菜腐爛掉。

 

張體軍表示,在南極,食物沒有過期的概念,他們吃的很多食品雖然都過期了,但因為南極紫外線很強,病毒、病菌很少,所以吃了也沒事。但如果能吃上新鮮食物,對於他來說是格外的幸福,「有一次,我去俄羅斯站,他們種出一個新鮮的甜椒,我聞著氣味就覺得陶醉。」

 

難度大 1根釘都錯不得

 

在南極建站,施工難度和壓力都非常大。一個鋼構不穩,一個螺釘擰錯,都有可能導致建站失敗。為此,張體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2017年12月初他隨雪龍號首次抵達恩克斯堡島,用直升機將340噸物資部署上島;今年1月16日,雪龍號從中山站返回恩克斯堡島後,又輸送履帶挖掘機和履帶吊車等大型工程裝備登島,這些都是用於建設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的關鍵裝備。張體軍說,在冰雪蔓延的南極,要將這些「大傢伙」運往島上非常費事。有的裝備重達28噸,無法用直升機吊運,只能用接駁船走水路運到島上再卸下來。

 

經過他們20多天的連續施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於2月7日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當天上午,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在島上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新站選址奠基儀式。

 

南極崑崙站位於南緯80度25分,海拔4087米,最低氣溫接近零下90℃。

 

從中山站到崑崙站有1300公里的距離,在2015年11月固定翼飛機啟用前,雪地車每天行進不到100公里,需要約20天才能抵達。科考隊每天早晨6點開始準備工作,8時出發,中途吃點醬牛肉或饅頭,直到晚上6時住下。

 

雖然南極到處都是冰雪,但在南極內陸科考,首要問題就是喝水。南極的水全是以固態冰雪的形態存在,只能融雪化水。隊員們每天要採五、六桶雪來融化。

 

天氣好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走60公里到80公里。雪地車拖著發電機,取暖、做飯全都用它。但在零下40℃的酷寒中,發電機經常出故障,科考隊員只能靠幾瓶熱水度日。第一天還有熱水,第二天變溫水,接下來完全是涼水,只能吃冷食。「饅頭和牛肉都凍得像石頭,很難下嚥。」張體軍說。

 

如今,中國南極科考已走過近34年歷程,張體軍感覺到居住條件在明顯改善。

 

乾洗澡 兩張濕紙巾搞定

 

但對於隊員們來說,在極端環境下洗澡依然只能「從簡」,每個隊員每天會有兩張濕紙巾擦拭身體,就當是洗澡了。

 

在零下40℃戶外作業,張體軍腳上要穿羊毛襪子,再套上特製的雙層雪地靴。身上要先穿保暖內衣,再穿上羽絨衣,還要再套上一層連體防寒企鵝服。此外帽子也要戴兩頂,還有護腰護膝等。穿上這些裝備,光走路便已經氣喘吁吁,更不用說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一天了。

 

起初,張體軍對於這樣的生活工作條件也很不習慣,當年風華正茂的小伙如今已變成了40出頭的中年人,他已經習慣了長時間在南極地區工作。

 

陷冰縫 工作凶險又迷人

 

在南極科考,最大的風險還是深不見底的冰裂隙。冰裂隙上覆蓋著積雪,表面上看沒有任何異常,但若不慎一腳踩下去,就有可能是萬丈深淵。張體軍也曾有過陷入冰裂隙的經歷,在隊友的幫助下才脫險。到後來,他連做夢都還夢到自己掉進冰縫。

 

張體軍說,「南極就是這樣,既凶險又迷人,這裡是研究地球的天然實驗室,有珍貴的宇宙隕石、冰蓋進退的痕跡、億萬年演化的地質地貌。」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