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吳靜君/曼谷報導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尤其台灣正好處於區域緊張中心,外界關心是否衝擊本土的開發商。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表示,區域緊張正好給予亞洲發展機會,尤其是台灣,由於特殊經濟地位,讓企業可兵分二路,一方面不放棄大陸的生產力與經濟市場,另一方面可將觸角延伸到東南亞、歐洲巿場,台灣的特殊地位,有被利用的價值與機會,對國內開發商而言,在本土、亞洲都有更好的機會。
隨著進入疫後時代、全球經濟秩序重整,可運用台灣優勢及超前部署,推動核心的戰略產業,如亞洲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及綠能發展,讓台灣產業成為國際供應鏈的可信賴夥伴,替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認為區域緊張,外商、台商兩路發展,正好是台灣的機會。(威京集團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MyMTMxM25ld3M,/2a9647a96d076c2e_1024x768.jpg/qs/w=600&h=600&r=16888)
沈慶京同時提到,全世界的氣候變遷以重力加速度方式變化,甚至釀成重大災害,如2004年南亞大海嘯、3年前澳洲大火,他認為應該多種樹降低碳排。建築開發商碳排占總量約40%,沈慶京指出,推動吸碳是一小步,抗暖是一大步,各地政府應該給予買房子的人、消費者吸碳獎勵,讓開發商更加有意願增加吸碳量,以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甚至有機會降低各種的災難發生。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看房市則指出,隨著《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三讀通過,各種抑制短期炒作措施,讓住宅走向自住為主的市場;至於商用不動產方面,97%都是本土企業投資,包含壽險業、製造業與建築商等,本土企業並非以收益為主,反而講求的是長期持有、穩定帶來的增值效益。
儘管近期兩岸情勢緊張、地緣政治充滿潛在風險,不過在美中貿易戰、疫情蔓延的情況之下,台商的資金大量回流台灣,還有美國、日本資金持續投資台灣,對於台灣的市場還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