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731

外牆申報亂喊價 僅14.8%大樓完成

#外牆 #政策 #地方 #台北市
聯合報記者林佳彣/綜合報導
台北市建物頻傳外牆剝落意外,今年已有37件,北市全國首創強制規範外牆須定期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商業區超過30年且11樓以上大樓6月底前要申報,剩不到半個月,卻僅14.8%完成。建管處說,這與費用高、社區整合難有關,會加強輔導至年底,研議修正配套措施。勝旺新
北市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期程為3.5年,分期、分類申報,第二階段要求商業區30年以上、11樓以上建物須於去年7月至今年6月30日前申報,否則開罰1至5萬元,限期未改善罰5至10萬元,市府補助診斷費8千元、檢查費3至8萬元。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北市全國首創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圖為松山區10層樓國宅上月底發生外牆剝落事件。圖/王鴻薇辦公室提供
北市全國首創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圖為松山區10層樓國宅上月底發生外牆剝落事件。圖/王鴻薇辦公室提供
建管處最新統計,913棟應申報,777棟未完成。北市議員汪志冰說,北投一位大樓管委會主委找5家不同規模機構與業者估價,結果屋齡30年、面積1萬多平方米的12層樓建物,報價落差達7倍之多,最高225萬元、低至30萬元,還要收出勤、吊車、行政等巧立名目額外費用,若須修繕又是一筆沈重負擔,對方直言政策沒調整就不打算申報,反正罰錢都還比較便宜。
汪志冰批計費價格不透明,單單檢查費猶如天價的社區大樓比比皆是,如市民不堪負荷消極以對或擺爛不申報,將使政策形同虛設,尤其複檢頻率3年一次,勞民傷財,更有圖利檢查業者之嫌。
北市議員許家蓓認為,申報率低是事實,加上現在也在推動全市15年、11樓以上大樓全面申報,建管處必須盡快找出問題改善,要是因費用太高,應協助輔導社區或提高補助金額,甚至評估展延申報期限,再給市民一點時間,別讓保護民眾安全的政策,淪為另類擾民。
建管處指出,申報率低與診斷檢查、修繕費用支出高有關,其次是整合不易,有管委會的大樓須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要是沒有管委會,邀集住戶會有困難度。將整理各家費用並儘速公告在建管處官網,作為民眾評斷合理與否的參考依據。
6月30日申報期限將至,建管處回應,會加強輔導民眾申報到年底,強調「輔導為主,裁罰為輔」;經檢討申報率過低的原因與整合不易、費用支出多、沒有管委會等有關,目前已在研議修正分期分類的時程表、輔導期、申報頻率等配套措施。
聯合報 記者林佳彣/台北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