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傳出可能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市場對鴻海的討論度居高不下,是近期最熱話題。不過,在決定選不選總統之前,法人提醒,恐怕得先考慮鴻海小股東與外資法人的感受,要是鴻海主帥換人,無論是營運或是股價後市,恐怕都有變數。
鴻海與台積電並列台股兩大權值股,向來也是國際資金進出台股最仰賴的兩大標的,不過,兩大國際巨型企業不僅在經營管理風格上有明顯差異,在營運交班政策上,更是南轅北轍,左右外資態度。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16日參加2019印太安全對話研討會
分析師提出,暫且不說台積電交班布局多年,光是前董事長張忠謀宣布退休,董事長一職由劉德音接棒,魏哲家擔任總裁暨執行長,開啟雙首長制迄今,外資對台積電態度依舊正面,信心最大來源就是對台積電專業領導的信任,外資持股水位仍高達八成左右,沒有動搖。
反觀鴻海雖建立跨國事業版圖,然給市場的印象向來是董事長郭台銘一夫當關,對於集團未來交棒的人選,市場毫無頭緒,換句話說,外資持有鴻海,除了因為其為台股第二大權值股、資金好進好出外,便是衝著郭台銘的大名。
要是郭董辭去在鴻海集團一切職務、跑去選總統,外資對誰能作為鴻海新掌舵手難免有疑慮,就算啟動接班,也要一段時間觀察集團發展方向,一旦局勢未明,恐怕又會拋售持股。
除了外資大股東的態度動見觀瞻,不少鴻海小股東也有相同疑慮,尤其鴻海近期好不容易趁著外資翻多,國際熱錢大舉進駐之際,股價由「7」字頭攀上90元附近,若鴻海集團在此時換主將,股民信心恐怕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