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俊智、范榮達/綜合報導
疫情影響,以往桃園市中低收入戶每年約增加600多戶,去年卻暴增1100多戶,將近1倍,今年也已增500多戶,市府加強推動脫貧計畫,另媒合工作機會因應;苗栗縣今年也推出脫貧計畫,放寬最低生活費審查標準3年,避免民眾擔心因增加收入影響福利身分不願就業。
桃園梁姓婦人與丈夫賣二手物維生,生活不寬裕,未料女兒剛出生就碰到疫情,負擔增加卻無法做生意,去年申請紓困貸款,如今又面臨還款壓力,只好申請中低收入戶。

桃市社會局統計,2019年1到8月申請中低收入戶家庭4703件,核准3442件,去年因新冠肺炎影響,同期申請件數多達5512件,核准3669件,今年申請人數預估將微幅增加,截至目前共4932件,核准3887件。
中低收入戶數持續成長,社會局強調有脫貧計畫搭配中央兒少專戶儲蓄計畫推出開戶、首儲和穩定儲蓄的加碼獎勵措施,還將媒合家長工作;至於生活因疫情陷入困頓的近貧戶,目前也有安家實物銀行提供民生物資。
苗栗縣政府今年首度推出自立脫貧計畫,卻發現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因學生畢業、工作能力人口投入勞動市場,依法需計算收入,但還沒累積足夠資產,就先喪失福利資格,因此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0.5倍額度審查標準3年,有必要再延長1年,鼓勵弱勢家庭先穩定工作,再脫離福利依賴。苗栗目前有3163戶低收入戶、1255戶中低收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