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
勞動部將於9月1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確定明年度調漲幅度。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年年調升基本工資,其中有三年漲幅高於5%,而今年的基本工資審議最受矚目的是,是否能創下連二年調整逾5%的紀錄。
本次會議將邀請勞資政學四方委員,討論基本工資漲幅。此一於每年第三季召開的審議會,主要討論新年度基本工資,其餘各季則舉行基本工資工作小組,討論近期經濟情勢。
![攸關勞工退休金的勞動基金,受到全球通膨引起升息壓力,1月份勞動基金投資大虧1095億。圖為下班時刻的上班族。(本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A0NjEwNm5ld3M,/c76621eb9dd86e19_450x324.jpg/qs/w=600&h=600&r=16888)
蔡英文上任後,喊出月薪3萬的政策主張,從2016年開始,審議委員會年年調整基本工資,其中2017年、2019年、2022年的調幅高於5%,總計蔡英文上任至今,基本工資月薪調幅達26.20%、時薪調幅更是高達4成。
目前每月基本工資為25,25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68元,第一季、第二季基本工資工作小組討論的過程可發現,今年焦點落在超越警戒線的通膨率,也讓1日上午召開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備受關注。
勞工團體指出,低所得族群、邊際勞工對於物價的敏感度,遠遠高於中高所得者,物價高漲之際,低所得者若無法有效提高收入,必然會面臨更加惡化的貧困生活,因此認為應一次調足至2.8萬元;工商團體則認為,資本工資計算只用CPI和GDP,對資方不公平,物價高漲的同時,資方負擔也增加,希望能將原物料成本等要素也列入計算,放緩基本工資漲幅。
勞動部表示,基本工資是否調整以及調整幅度,仍需由「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勞、資、政、學四方委員代表,通盤考量整體社會經濟情勢再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