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歐盟碳關稅2026年上路,環保署加速溫管法修法,擬新增徵收碳費機制。台北市長柯文哲11日表示,碳關稅將是未來趨勢,「中央不做、台北市府要先做」,環保署11日晚間發出新聞稿表示,歐盟推動碳關稅是希望加速全球減碳,我國作為外貿導向經濟體,相關部會已掌握議題發展,與各產業展開研討因應策略,溫管法修法也有因應對策。
環保署表示,為對抗氣候變遷,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2050淨零排放。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明確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指示環保署納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行政院也召集相關部會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由「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綠運輸及運具電氣化」、「負碳技術」及「治理」等工作圈進行淨零排放路徑規畫。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碳關稅將是未來趨勢,「中央不做、台北市府要先做」。記者林澔一/攝影
環保署表示,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主要針對進口產品的生產過程碳排放量,要求進口商購買及繳交足額憑證,我國已建置溫室氣體盤查登錄制度,可掌握製造端的碳排放量。此外,目前正進行溫管法修法工作中,將納入因應碳關稅相關作法,包括實施碳定價機制如徵收碳費,經費留用於國內產業減量輔導、補助、獎勵及投資;擴大並簡化碳盤查及揭露,協助企業掌握碳排放進而積極採行減碳措施。
環保署說,歐盟目前所提出碳關稅制度僅係為草案,但環保署及相關部會均持續追蹤掌握,動態調整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