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
端午節將到來,許多商家開始預售粽子,衛福部食藥署昨(24)日啟動端午複合式專案,針對民眾常至的量販店、賣場、超市或傳統市場、網路通路加強稽查。專家建議,吃肉粽要少用沾醬,可搭配玉米筍一起吃;粽葉挑選時,要注意太過鮮豔色澤是否有「化學藥劑」味。
馬偕醫院營養師蔡一賢表示,粽子熱量約380到600大卡,民眾過節與家人宜適量進食,但不要沾醬,多搭配蔬菜、水果,例如秋葵、玉米筍、小番茄等一起食用,餐後可選擇食用香蕉、奇異果等。

主廚郭宏徹指出,包粽子食材挑選方面,建議鹹蛋黃可用蒸的;豬肉選油脂少的里肌部位;蝦米最好選擇顏色自然、完整的,碎屑多代表不新鮮;花生挑飽滿外觀,注意味道變質;粽葉不要選「太鮮豔」,有化學氣味都要注意。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魏文進說,今年食藥署稽查重點,包括「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以「通訊交易方式訂定的食品或餐廳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產品標示」等,並抽驗粽子成品、配料、原料及相關應景食品等,檢驗乙型受體素、食品添加物及各類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等項目。
魏文進指出,統計往年稽查紀錄,食品沒有離地放置相當常見,機具、環境也未保持清潔,還有從業人員沒有定期健康體檢等;去年稽查186件中4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約2.2%;食材及成品抽驗方面去年222件中1件不合格,為鹼粽中違規添加硼砂。
食藥署提醒,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若經查GHP不符規定,屆期不改正,將違反食安法第8條第1項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缓;若食品業者登錄不實、食品添加物未依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使用,則依食安法47條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應景食品及食材若違反相關衛生標準,屆期不改正者,依食安法48條可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