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賴瑩綺/綜合報導
除擴大內需,挽救房市也是大陸穩2023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在一系列激勵政策推出後,大陸房市出現回暖跡象。房地產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27日公布最新報告,2月16個主要城市的房屋成交量較1月升31.9%,年減幅收窄至7.6%。

中指院27日在官網發表調查報告。具體來看,2月一線城市整體成交量月增5%,年減26%。其中廣州漲幅最大,月增79%,年增16%。深圳次之,月增57%。上海降幅最大,月減13%,年減32%。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當月二線代表城市整體成交月增43.9%,年減2.3%。其中濟南漲幅最高,月增幅為108.16%。三線代表城市整體成交量月增逾50%,其中韶關漲幅最高,月增幅為140.4%。二、三線城市中,僅溫州、福州成交較上月下滑,分別月減26.5%,5.5%。
庫存方面,整體略有下降。監測的7個代表城市庫存整體月減1%。其中杭州庫存漲幅較大,為3.23%,福州庫存平穩,降幅0.11%,深圳和北京庫存降幅明顯,分別為4.89%、3.01%。
從房企融資和拿地來看,報告指出,房企融資類型以中期票據為主,房企買地集中在杭州、蘇州、溫州、金華等長三角城市。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中介公司我愛我家表示,扣除春節因素,最近一至兩個月看房數據相比2022年12月增長較多,在政策支持、貨幣投放、利率下行、經濟回暖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估今年二手房成交量將比去年提升15%至20%。也有專家看法相對保守。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近日表示,不宜過度解讀二手房市場回暖,二手房是沉沒成本,一手房的轉好才是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