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咸亨
工程災難的檢討錯綜複雜,但也有共同的交集與期望,就是有無事先預防的可能性?所以,地質敏感地區、敏感地質、軟弱土壤的名詞重複被提出。「土壤液化高潛勢區」、「各縣(市)已公告地質敏感區之行政區列表」、「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圖是否被竄改了?」等是否為解藥,也被提出來了。
地震時,抵抗力較弱的平地區域被稱為「土壤液化高潛勢區」,沒地震時,抵抗力較弱的平地區域被稱為「地質敏感區」。不管有沒有地震,豪大雨時抵抗力較弱的山坡地區域被稱為「山崩與地滑地區」。
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圖首度出現於1996年8月15日每家報紙都報導的"台北市液化潛能圖",復經2002年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委託的「台北市地質鑽孔資訊化計畫第四期研究報告」提升該圖精度。2011年日本311震災時,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於5月3日發函都發局,再由都發局於5月16日函發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正式公告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圖(見圖1)。當年已經採用Ishihara的不液化厚土層影響觀念修正一般液化分析結果,所以,原本一片通紅的台北市液化潛勢圖,修正為僅有16處高潛勢液化區而已。
1994年版之「臺北市建造執照申請有關特殊結構委託審查原則」,以及2017年版之第一條第三款都規定如下:
(三)建築基地位於信義計畫區、基隆河(士林段)新生地、北投區公館路沿線等地質敏感地區者,地下層開挖之總深度(含基礎)在七公尺以上,或地下層開挖超過一層之建築物。
因此,台北市有定義「地質敏感地區」之必要。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乃於1995年委託李咸亨教授完成第260輯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地質敏感區位圖研究計劃-平地建築篇」。再經過當年建築管理處會議的討論後,依照結論將其中五張不同深度的圖資彙整如下圖2,以利業界使用。
圖2累積1970年至1995年間20年來台北市深開挖工程的慘痛經驗,歸納出地質敏感區之失敗門檻值,然後訂定台北市地質敏感區範圍。28年後的今天,台北市又傳出連串的地下室深開挖工程失敗案例,乃將近日五處天坑事件(信義區崇德街、萬華區昆明街、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中山區大直街、中山區合江街180巷&錦州街305巷交叉口)再標註於28年前製作的台北地質敏感區位圖,讀者可以看到沒有地震時抵抗力較弱的平地區域真該被注意的,可以取得防災的效果,減少失敗事件的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