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咸亨
因為英國作家John Patience撰寫的Fern Hollow是描寫動物村裡的16集系列床邊故事,名滿西方社會,1901年美國賓州匹茲堡市紀念公園裡的一座橋梁取名動物村大橋(Fern Hollow Bridge)。該橋於1974年重建,且獲得著名的美國鋼構協會(AISC)頒發的高淨空中跨度型橋梁設計獎。2022年1月28日美國總統拜登到訪匹茲堡市的清晨,動物村大橋乍然崩塌,又一次大大出名。根據美國橋梁檢查清單(National Bridge Inventory)的記錄,該橋梁在2011年9月早已列入令人擔心的「不良(poor)」狀況,可惜,11年來美國政府並無想像中有效率。動物村大橋最近一次安全檢查紀錄是2019年9月19日,然後,一直無作為、無對策,直到2022年1月28日上午6時向美國說再見。
去年(2021) 6月24日美國佛州衝浪灘鎮 (Surfside town),一棟蓋在溼地填平區上面,屋齡40年,名為香普蘭南塔(Champlain Towers South)的12層濱海公寓大樓剎然崩毀。大樓管委會律師表示:

「2018年工程檢查報告並沒有警告任何現有損壞會讓大樓不安全。」
「檢查報告若有警告,管委會和他們的家人還會住那裏嗎?」
「大樓屋頂水泥鋼筋鏽蝕,最近正在進行更換及修補作業。」
「管委會已動用3.3億台幣的信貸額度支付2018年工程檢查報告建議之維修項目。」
「在坍塌發生時,該建築(物)屋頂已經開始整修。」
真相則是:2018年10月08日負責40年老屋結構審查的莫拉比托工程顧問公司(WFLA, Morabito Consultants, Inc. ),曾有11項調查結論,且於第2, 5, 8, 9, 11項,尤其第11項,特別加強警示:
1).本公司了解颶風時部分住戶家內部淹水。
2).大多數陽台覆以磁磚等材料,以致本公司無法詳查陽台內部狀況。有些破裂磁磚意謂其下承載板面結構可能受損,依ICRI規定:修復受損結構比修護滲水優先。
3).陽台承載板端緣有碎裂或裂紋現象,此為滲水或欄杆所致。本公司依ICRI規定在調查及修復,以遏止滲水缺失。
4).大約半數陽台下楣粉刷面已經劣化。
5).許多汽車入口之二樓底下楣已經劣化,必須完全清除和修復。進一步調查這些地方是保證必要的。
6).建議加強考慮受影響區的房屋應更換外部窗和門。
7).建築物外觀的灰墁有明顯的裂紋,應依ICRI規定修復以防滲水。
8).屋頂缺少洗刷大樓窗外的吊掛設備,違反OSHA規定和規範CFR29 part 1910,以及ANSI/IWCA 1-14.1-2001規範之要求。本公司建議:補充前述吊掛設備比修復建築物外觀和陽台還要優先。
9).本公司了解管委會計畫執行整體大樓清洗和美化,但建議優先做完結構補強。
10).本公司檢查游泳池和車道入口部分之混凝土膝牆、花圃、舖道、沖壓混凝土和欄杆。扶手、軌道和舖道都還好,目前無修護必要。
11).游泳池、車道入口和花圃下的節點封膠已經超過使用壽命期,必須完全更換,且防水層必須完全移除和更新。防水失效已經造成游泳池、車道入口和花圃相關區域的結構受損。近期若不成功執行移除和更新防水層,混凝土劣化將以等比級數的速度擴大發展。
除了以上11項結論,莫拉比托公司額外說明第11項造成現況之鋼筋混凝土柱、梁、牆壁有嚴重的大碎塊,鋼筋暴露、鏽蝕等問題,而重做游泳池、車道入口和花圃下側之防水層,相當費工又費錢。可見,第一時間律師的話總是昧著良心說話、訴之濫情、隔行如隔山、取巧東施當西施、濫取雞毛當令箭。
大樓管委會在2020年10月15日的修復會議中,討論工程費預算1498萬,加上顧問費54.7萬,若再裝飾外觀走廊72萬,共需美金1624.7萬(=新台幣48,750萬元)。大樓有136戶,平均負擔額USD12萬/戶(NTD 358.5萬/戶)。管委會手上現金有707,003.96 USD,則住戶平均負擔額USD11.43萬/戶(NTD 342.8萬/戶)。可見,邁阿密戴德郡雖然規定:無論是商用或住宅大樓,每40年都要接受電氣和結構審查,但是,檢查後每一家戶需要拿出大約新台幣340萬是不容易的事,所以延宕三年遲遲無法執行,甚至多數人會主張先裝飾外觀走廊,以致大樓悲劇發生了。
2019年10月1日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也是乍然崩塌,一年後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的最終調查報告指出事故發生有四個先後次序:除了維護不當造成鏽蝕的鋼索斷面只剩22%至27%,當中油油罐車行經大橋10號吊索附近,承載力不足的鋼索就逐一斷裂,導致橋面大梁鋼構破壞與崩塌,加上管理不當,完工23年的橋梁只有7次目視檢測,而且最後一次檢測在事故前3年多。實質上,也就是南方澳大橋蓋完後,沒有細心呵護的維護紀錄,任其獨自抵抗海風鹽害23年,終於提早向港務局再見了。
20年以上的建築物,不論房屋、橋梁、馬路、港口、水壩,都是開始老化的硬體,從匹茲堡動物村大橋到邁阿密海景大樓,都證明安全檢查只能夠指出其缺點,但是不能夠改善其缺失! 匹茲堡市府11年不作為,邁阿密大樓管委會3年不作為,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主管單位也不作為,結果都釀成大悲劇。反觀聞名全球的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全職防鏽油漆工就有35名,每年會從橋的一端油漆到另一端,所以85年後看來還和新的一樣。顯然,主管階層作為/不作為是建築物悲劇與否的關鍵,是國內外公私單位的共同指標! 把近乎5億台幣的任務丟給一群平凡居民擔任的大樓管委會主委承擔,也是國內外建築管理系統的不當關鍵課題。台灣許多30年以上的中古屋也面臨相同窘境,政府單位願意借鏡美國的慘痛與成功經驗嗎?
建築物倒塌前必然有的三個徵兆,住戶也可以DIY。密西根大學環境工程學教授艾塔威(Sherif El-Tawil)表示:
其一是樓地板傾斜,代表建物的梁柱有位移;
其二是門扇無法緊閉,表示建物結構已變形;
其三是外牆有鏽斑,表示混凝土結構內可能已經耗損。
美化環境是一件好事,但是室內裝修和老屋拉皮可能掩飾危老房屋的缺點,可能陷新住戶於致命深淵而不知? 也許應該有條規定是:30年以上老屋之室內裝修和老屋拉皮,必須先取得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之簽證後,方准施工。30年以上老屋也該參考10年老車規定,增加安全檢查頻率,且直到修繕過關方准再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