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頤 圖/賴冠羽提供
小住「法采時光」,就像進入一段暫止而發光的小時光。這間位於花蓮中華路上的民宿,是一間改建過的風華老屋,從玄關處換上拖鞋,沿著長廊走進去,垂吊的燈光下,紅褐皮沙發透著溫度與質感,而三樓天井又有光傾瀉。位於東海岸的繁華市區裡,主人賴冠羽以這個空間另闢桃花源,期望讓旅客朋友待這家裡,處處都能有發現不完的樂趣、享受美食與人情溫暖,在花蓮的各處知名景觀之外,創造不受打擾的人文空間。
賴冠羽悠緩地調著古老小鐘,為生活加溫
從廢棄老宅改建而成,賴冠羽過去並無相關經驗和背景,但出於他對美好生活的熱忱與認真的實踐,不但把民宿經營得有聲有色,還出版了《築家自習本:用雙手建構出心之嚮往的美好生活》、《家裝者的自我修養》兩本著作,可以做為家修者的指南書,也是居家美好生活的指標。在「法采時光」的整修過程裡,賴冠羽最用心的部份是在不同美感間的取捨和協調,加上許多新舊物品混合搭配的使用。
由於不想落入近年來大量使用的工業風或是鄉村風元素,又想珍惜舊物和過往使用的傢俱器皿,從許多細節裡,堆砌出融合的質感,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價值。空間規劃的取捨思考中,賴冠羽認為,最重要的元素不在佈置多麼華美,設備多麼高級,而是在錢買不到,無法用數字計算的部份。許多潛藏在不經意的細節中,包括比例尺寸、顏色材質搭配、想讓使用的朋友有什麼樣的感受?都是在規劃裡,他反覆推敲的地方。
入門後的小客廳,是賴冠羽接待住宿朋友的區域,有古老的鐘擺聲,復古簡潔的風格給予人安定感。另外,在樓梯下有一處舒適的小空間,窩著不但有安全感,具有穿透樓層間的視野,可以體驗到獨特的空間感,也是一處可以寧靜沉澱的角落。而二樓的小客廳,是為了方便交誼而設置的開放式空間,有著舒服的沙發讓三、五好友閒聊能團聚而坐,小客廳也設置了功能完整的吧台,提供了多款的茶品、咖啡能自由取用。
早餐午茶都可享用,像隱形咖啡館
用餐區連接著開放式廚房,在早餐時段、午茶時刻,都能品嘗主人和經營夥伴親手製作的新鮮美味餐點,空間寬敞,也是不定期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樓梯旁的閱覽區有賴冠羽收藏多年的書籍與音樂,讓旅人充實心靈能量,賴冠羽說:「由於體會到生命有時、所有外物皆有盡,便決定將自己長年累積的收藏,完全分享在空間裡,所有空間裡都有足量的藏書和原版音樂光碟、旅行帶回來紀念品,平常私藏的器物畫作……每一件都有背後的故事。朋友來了,就一起分享我們的生活方式、看我們看的書、聽我們聽的音樂,就是在家招待朋友的感覺。」
賴冠羽珍視過生活的價值,也樂於分享
往樓上走,共五間不同風格的房間,象徵五種溫柔緩慢的生活風格,分別為寧靜、溫暖、念舊、相信、希望:「希望」,同時有家的溫暖和旅居的優雅時光,是法采時光裡最寬敞的房間,有著良好的採光與觸感細緻的復古黃色地磚、手工傢俱,典雅舒適。「寧靜」,是令人愉悅放鬆的知性居所,灰藍色調與可席地而坐的手工實木地板,讓這個房間裡充滿了手工觸感與寧靜感受。「溫暖」,是溫馨舒適的療癒系空間,風格簡約,使用自然木材,隨處可坐。
「希望」,有家的溫暖和旅居的優雅時光
「溫暖」,是溫馨舒適的療癒系空間
「寧靜」,是令人愉悅放鬆的知性居所
「念舊」,保留了四十多年的實木地板與傢俱,溫和沉靜的土黃色,更優雅傳遞了歲月之美。「相信」,則是粗曠與優雅交融的美好,擁有著良好採光和水泥粉光的質樸地板,灰綠色的牆面與手工木製傢俱的搭配,巧妙融合了原始的粗曠又具有復古細膩的美感。
「念舊」,保留了四十多年的實木地板與傢俱
化繁為簡的精神,讓人相信一切都可以回到最初的美好。在價格定位上,堅持平實路線,經營方面,餐飲與民宿同步進行,而一切全是靠賴冠羽自己閱讀大量相關書籍,一點一滴琢磨研究。另外,餐飲也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環,前身是餐廳,這裡的咖啡,每一杯都是賴冠羽悉心選豆、細心沖調出來的,早餐則必定在前一天就開始準備食材,當作給每位住宿朋友的晨間禮物。
這裡讓人相信,一切都可以回到最初的美好
珍視過生活的價值,而生活教會的事,也豐沛著賴冠羽的種種潛能,這一切,他都樂在分享,說:「法采時光是我曾經住了十年的家,整修是期待它可以更完整的合適長久居住,可以是許多人在花蓮的家,也是我永遠的家。」
賴冠羽小檔案 經營「法采時光」、「靜巷的27號」兩間民宿,在其空間中推廣有機農業與平民美學,串聯東岸小鎮中的慢活思潮和人情味,擔任過「慢城花蓮」發起人、「花蓮好事集」顧問、「花東小旅行」採訪協助,著有《築家自習本:用雙手建構出心之嚮往的美好生活》、《家裝者的自我修養》。 |